一、根據土地使用年限的新規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怎么辦?
根據土地使用年限的新規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時,可以在土地使用年限屆滿前,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請續期。具體如下:
1、在土地使用年限屆滿前,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請續期,經重新簽訂出讓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并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登記。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雖申請續期但未獲批準的,土地使用權由國家無償收回。
2、住宅土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是我國國有土地使用權申請續期制度的一個重大例外,等于向社會宣告:住宅土地使用權經登記而取得,因為自動續期而長期有效。該規定的意義在于:奠定了住宅土地使用權可以事實上長期存續的法律基礎,成為本世紀以來我國重樹民眾創造和保有財富信心的最具價值的法律制度。
3、《物權法》第149條規定住宅土地使用權自動續期,沒有規定任何條件,那些主張住宅土地使用權自動續期是有條件的觀點,不論其條件寬厚(例如象征性支付土地費用)抑或苛刻,都不是在解釋而是在否定住宅土地使用權自動續期制度。
眾所周知,除劃撥土地使用權外,國有土地使用制度實行有償使用和限期使用,土地使用者應與國家(政府)訂立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使用期限和出讓金等等,經登記取得土地使用權;以出讓方式經登記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因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屆滿而終止。
二、住宅土地自動續期后是否繳納土地費用
1、住宅土地使用權自動續期無條件并不表明土地使用權人沒有義務繳納土地費用。在物權制度的構造上,住宅土地使用權人在自動續期后是否繳納或者如何繳納土地費用,是一個與土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沒有關系的、待解決的其他法律問題。
2、我國城市的土地歸國家所有,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和限期使用制度。實現國有土地的有償和限期使用制度的基本方式,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即“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3、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年限按照建設用途分為40-70年,其中“居住用地”的使用年限為70年。國有土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為保障不動產權利的穩定和存續,實行申請續期制度,土地使用權人并同時負擔相應的土地費用。
只要不是通過劃撥等特殊方式獲得的土地的使用權都是有時間限制的,使用者都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土地的使用年限屆滿的問題,對于住房類型的房屋,年限屆滿之后會自動續期,但是相關的民事主體必須按照規定,繳納稅額。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持有效客票乘運義務是什么
2021-02-08復核和復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一方重病可以離婚嗎
2020-12-29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房產證影印件能做抵押物嗎
2020-11-21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