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既遂的特征是什么
1、行為人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
2、行為人必須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3、行為人的行為齊備了某種犯罪的基本構成的全部要件。
法定犯罪與事實犯罪的功能區分
1、法定犯罪與事實犯罪的功能區分,以及法治刑法對刑事立法的要求。
法定犯罪與事實犯罪是從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兩個不同角度而對犯罪概念所作的區分。所謂法定犯罪是指已經立法者價值評判而上升為法律明文規定的犯罪;事實犯罪是指具有實質危害性但尚未進入立法者視野的行為,是待犯罪化的行為或者準犯罪。理想的法治刑法要求法定犯罪與事實犯罪相一致,這是在總體上對刑事立法的要求。體現在犯罪形態上,就是要求法律所確定的犯罪形態與行為的發展樣態相一致。
2、事實犯罪的發展狀態及其對犯罪形態確立的指導意義。
行為的發展狀態,又可以分為行為人主觀的發展狀態和行為客觀的發展狀態。在行為人而言,最佳的結果是客觀的發展狀態與主觀的發展狀態相一致。所以,立法者在確立犯罪形態時需要綜合考慮行為人主觀的希望以及行為客觀上的發展狀態,也就是說立法者那里的犯罪既遂形態是指犯罪發展到了這樣一種狀態:它首先是行為人所追求的發展狀態;其次是行為的性質所決定的客觀上可能達致的狀態。概括而言,犯罪既遂就是行為人所追求的、行為性質所決定的發展狀態的出現。從主客觀相一致的角度出發,就是行為人的行為目的在客觀上已經實現。
3、犯罪故意在犯罪構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犯罪目的實現說”的重新定位。
立法者的任務是參酌實際并結合刑事政策的考慮,確立明確的犯罪構成。“犯罪構成作為一種法律規定與理論命題,是在對各種犯罪事實加以抽象與概括的基礎上形成的”。就犯罪既遂而言,就是要確立犯罪既遂需要具備哪些要素。前已論述,犯罪既遂是犯罪構成要件要素的齊備,而在這些要素中,我們應當充分關注行為人主觀方面的要素,任何行為、行為的結果都是外化了的行為人意志。而且在犯罪構成中,犯罪故意是統領一切其他要件要素的核心要件;可以這樣說,犯罪是“不法的意圖”的實現,犯罪構成的主觀要件在犯罪構成中有代表犯罪本質的作用。在故意犯罪中,這種“不法的意圖”正是犯罪目的,犯罪行為正是在行為人犯罪目的的指引和控制之下而進行的,而犯罪既遂就是行為人犯罪目的的實現。所以,在立法層面上來說,行為既遂就是行為人目的的實現,在立法時,如果撇開刑事政策的考慮,那么犯罪既遂就是犯罪目的的實現。
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沒結成婚怎樣證明一方出資進行裝修房產
2021-03-20侵害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2021-03-23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上級法院有權審下級法院管轄一審民事案件嗎
2021-01-19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