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在這個信息轟炸的時代有的不法分子就利用信息之便牟取利益。電信詐騙就是其中的一種,不法分子通過電信、網絡等手段獲得受害人的信息并以各種理由讓被害者打款,為了個人信息安全,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電信詐騙罪名立案標準是什么。
電信詐騙罪名立案標準是什么
一、刑法對于電信詐騙罪立案標準的認定
其中《規定》(二)由公安機關直接立案的詐騙犯罪,是集資詐騙、貸款詐騙、票據詐騙、金融憑證詐騙、信用證詐騙、信用卡詐騙、有價證劵詐騙、保險詐騙和合同詐騙共計九類詐騙案件。具體規定如下:“第四十九條 [集資詐騙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二)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第五十條 [貸款詐騙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五十一條 [票據詐騙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條第一款)]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個人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二)單位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第五十二條 [金融憑證詐騙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條第二款)]使用偽造、變造的委托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進行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個人進行金融憑證詐騙,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二)單位進行金融憑證詐騙,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第五十三條 [信用證詐騙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條)]進行信用證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使用偽造、變造的信用證或者附隨的單據、文件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證的;(三)騙取信用證的;
(四)以其他方法進行信用證詐騙活動的。
第五十四條 [信用卡詐騙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
(二)惡意透支,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本條規定的“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的。
惡意透支,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在公安機關立案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情節顯著輕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五條 [有價證券詐騙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條)]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五十六條 [保險詐騙案(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二)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
“第七十七條 [合同詐騙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二、司法解釋中詐騙罪立案追訴標準規定
關于《刑法》第266條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因詐騙罪是數額犯,行為人采用詐騙的方式騙取公私財物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才構成詐騙罪,予以立案追究。
在1997年新《刑法》實施前,最高人民法院于1996年12月18日頒布的《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對于個人詐騙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和特別巨大”分別定為“2000元以上、3萬元以上和20萬元以上”。對于單位犯詐騙罪的,詐騙數額在5萬元至10萬元以上的和詐騙數額在20萬元至30萬元以上的,分別適用量刑。該司法解釋中確定的詐騙罪量刑數額標準,一直到2011年4月8日由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聯合頒布的《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1〕7號)所取代。(以下簡稱聯合司法解釋)在1997年刑法實施后至今,隨著經濟和社會形勢的變遷,《刑法》又陸續進行了多次修訂。同時各種新型的詐騙活動猖獗,特別是利用電信、互聯網、銀行卡等相結合的詐騙團伙案件增多,此類案件涉及受害人眾多,受害人、犯罪分子和作案工具都可能存在跨省、跨境甚至跨越國界的現象,社會影響惡劣。為適應新的形勢,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出臺了上述聯合司法解釋。
聯合司法解釋中第一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同時第二款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該聯合司法解釋還例舉了包括“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等5種依法“酌情從嚴懲處”的情節。
只要金額在三千元以上就可認定為金額較大的案件可以進行立案和追訴。我們在生活中也要提高警惕,不能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對于陌生電話、短信讓轉賬的一定要核實之后才可以操作,如果已經遭遇了詐騙請立即報案。
詐騙多少錢應該立案?
簽發空頭支票是否構成票據詐騙罪
網絡詐騙多少錢才算詐騙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宋**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2-09私自捕殺野生動物如何處罰
2021-01-2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完成
2021-03-06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新婚姻法關于家庭暴力財產分割及孩子撫養問題
2021-02-09退婚彩禮應該怎么處理
2020-11-23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