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年限只有35年到期了怎么辦?
一般來說,土地使用年限期滿可自動續期。根據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權法》中的明確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并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也就是說,根據以往的規定,辦理土地使用權續期是需要繳納一定費用的。而《物權法》出臺后,雖然規定了可以自動續期,但實際上并沒有對續期的土地使用費支付標準和辦法做出明確規定。特別是2007年3月,《土地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開始在一定范圍內征求意見,相比于“草案”,“征求意見稿”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動續期”替換了“無償自動續期”。但是,當購房者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需要怎樣進行權利延期,是否需要繳納土地出讓費用,繳納多少出讓費用,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而有關業內人士認為,適當續費是最有可能的。
土地使用年限是從開發商取得該地塊的土地使用證之日開始計算,即國家首次出讓該地塊的時間。根據1990年5月19日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住宅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性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二、為什么土地使用證年限有35年?
1、但是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時使用權人與國土部門只約定了35年的使用期限,也就是說使用權人只繳納了35年的土地出讓金,這種情況那土地使用權當然只有35年呢。
2、第二種情況就是這個地是從別人手上轉讓過來的,而且之前的使用權人已使用一定期限,剩下30年的使用權。所以重新辦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國土部門只會認定35年使用權。
雖然現而今土地使用年限只有35年了,但是當事人得看之前該塊土地的性質的,假如說該塊土地之前一直就是住宅用地,那說明在自己獲得土地使用權之前,原土地所有人已經使用了有35年了,這樣的話,就算35年之后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了也是可以自動續期的,其他用地性質就都得注意一下土地使用權的續期辦理。
最新劃撥土地使用權抵押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需要哪些材料?
沒有土地使用證能辦房產證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賠償委員會決定不服,復議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0-12-04沒簽勞動合同可以進行勞動調解嗎
2021-02-20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機動車損失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1-01-05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怎樣改變土地用途
2021-03-06農村空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如何
2021-02-04房屋拆遷什么情形下視為同住人
2020-12-24戶口所在地拆遷但沒有房產是否賠償
2021-03-22農村宅基地征收補償和城市房屋拆遷有哪些不同
2021-01-14無產權證的集資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