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是自留地的概念:
自留地是一個歷史概念,是作為一種集體經濟的必要補充,自留地的數量與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密切相關。農民可以通過自留地耕作,生產農村產品,滿足家庭生活和市場需求,從而增加自己的收入。部分地方甚至有頒發過關于自留地的相關權屬證明。但是絕多數地方,這項工作并未落實。
目前的農村自留地的分配情況,基本是沿襲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規格來進行劃分的。也有部分地區,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進行的土地二次承包,有進行過一些列的調整,不過這個是少數...
其導致的一些情況,也就出現了,二次承包以后新產生的一些農戶,如果沒有家族繼承的情況的話,是沒有自留地的。這也為實際土地征收過程,增添了很多的矛盾爆發點...
二、其次是自留地的權屬:
根據土地法規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即自留地的所有權歸屬于村集體,農民只有自留地使用權,不得出租、轉讓或買賣,也不能擅自用作建房等非農業生產用途。
這一點,也很簡單,在中國,個人是不具備進行土地交流的權利的。原因很簡單,個人不具備土地的所有權。但是,在廣大農村,確實存在著,因為涉及建房或其他原因,在集體內部進行自留地的互換甚至交易的情況。
而這種互換或者交易,更多是停留在口頭協議上,并無實際產權證明。所以這也為土地征收過程中,增添了很多矛盾爆發點...
三、最后是自留地征地補償問題:
自留地在產生之初的歷史背景,是為了激發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也是為了一定程度解決農村居民的部分生活問題。其初始,最大優勢就是可以享受農業優惠政策,不需要繳納農業稅。
但是優惠政策取消后,自留地與通常的承包地的界限已經很難區分了。但是,國家并沒有給自留地專門的自留地使用權證書,因此關于自留地的補償問題,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分析:
(一)、自留地合并為承包地
1、征地補償款主要分為三種,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助費;
2、安置補償費、青苗補助費直接給到被征地的農民;
3、土地補償費不低于80%的部分屬于被征地農民,剩余部分由村集體召開村民會議,決定如何分配;
(二)、自留地與承包地相互區分
1、土地補償費:歸村集體所有;
2、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助費:歸被征地農民所有;
3、安置補助費:如果得到了安置,就拿不到經濟補償;但是,如果沒有獲得安置,可以在自由選擇是拿補償還是買保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后還能調解嗎
2021-03-09學生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2021-03-23公司不分利潤股東能退股嗎
2020-12-15委托合同中對任意解除權的排除約定效力如何
2021-01-15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為什么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0-12-30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職工在工作中自殺身亡的,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02食堂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31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贈予和買賣都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3國有劃撥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