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租人改變房屋用途需要哪些手續
1、如果改變承租人租房的用途,首先應該結束租賃合同;
2、支付承租方違約金,方可改變房屋用途。
二、改變房屋用途的法律規定
1、我國法律和行政法規對改變房屋用途設有強制性規定。
首先,根據我國“房地合一”和“房隨地走”的基本政策,建筑物及其他附屬設施的使用功能決定于所附著土地的用途,《物權法》第140條、《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8條明確規定土地用途的改變應經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其次,房屋用途的改變涉及建筑物使用目的的根本改變,屬于關系業主利益的重大事項。[2]因此《物權法》第77條規定業主將住宅改為商用的,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管理規約以及征得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2、我國法律和行政法規對房屋用途改變的強制性規定屬效力性規范。
民法理論認為,違反強制性規定的法律行為并不一定為無效,應將強制性規定區分為禁止性規范和效力性規范。如果法律并不否認法律行為的內容和結果,只是對法律行為的外部條件有所要求,則為禁止性規范。
就未經主管機關批準的房屋用途改變問題而言,首先,如果將其作為禁止性規范,則房屋所有人的行為僅能依靠主管機關的處理或處罰加以糾正,如果在合同效力上不加以否認,就會導致房屋所有人逃避應補交的國家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影響土地分類管理、城市規劃和相鄰房屋權利人的利益,損害利害關系人的權益,同時也是對其他守規經營者的不正當競爭。
其次,由于不同用途的房屋在消防、水電等方面的設計布局及程度均有不同,如果擅自改變房屋用途而沒有辦理配套的設施變更,則容易影響房屋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人身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可以推定,擅自改變房屋使用功能用于出租的行為是法律所不欲的,我國法律和行政法規對房屋用途改變的強制性規定應屬效力往規范,當事人違反此強制性規定即導致租賃合同無效。
出租人雖然可以改變房屋用途,但是必須在解除租賃合同后才可以改變,而且還需要承擔違約責任。承租人改變房屋用途必須經過出租人同意。如果您咨詢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叫醫療事故,什么叫醫療糾紛
2020-11-21房地產買賣居間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31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員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3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支票日期填寫規范是什么
2020-12-08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申請回避的理由
2021-03-03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