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行法律與相關規定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納入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但這一法律規定是否具有充分的法理基礎值得懷疑。
在民事訴訟當中,主要是在由于交通事故而導致的賠償案件中,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確實是以“證據”的身份而出現的,是否被法院所采納,似乎完全由法院來決定,但這同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原因也不復雜,既然法院認為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認定與事實不符,那么就應該自己對責任作出劃分,只有這樣才可以作出相應的判決,但是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專屬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行政職權,并不屬于人民法院的職權范圍。人民法院如果自行認定交通事故責任,并對責任作出劃分,實際上就等于以審判權去取代行政權,這顯然又違反了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我國在制定行政訴訟法時出于多方面的考慮,對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作了較為嚴格的限制。行政訴訟法采用了了兩種方法規定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圍。
一是概括式,即對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圍作出原則的統一的規定;
二是列舉式,即對法院應該受理和不能受理的案件從行政行為的角度加以列舉。行政訴訟法界定行政訴訟范圍的標準有兩項:一是具體行政行為標準,二是人身財產權標準。
因此,交通事故認定能否納入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必須具備兩個標準,一是必須構成具體行政行為,二是必須對相對人的人身財產權利產生影響。
按照筆者在前文所作的分析,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完全具備了具體行政行為的基本特征,因此完全符合行政訴訟法所界定的行政訴訟范圍的第一個標準。然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不是對相對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造成了影響?否定的觀點認為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性質為證據,做為證據,就需要經過質證,是否能被法院采信也具有或然性,所以不必然對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影響。
但實際上,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對于相對人的權利義務所產生的實際影響則是不言而喻的,其中最主要的表現是對交通事故責任的劃分,這樣的一種責任劃分可以成為交通事故當事人承擔何種程度刑事、民事、行政責任的最重要的依據,決定著案件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筆者認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同時符合行政訴訟范圍的第二個標準,它對相對人的權利和義務產生了實際的影響。所以說,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納入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在理論上是成立的。
否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具有行政可訴性的觀點認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行政可訴性會導致訴訟程序的沖突和訴訟資源的浪費。對公安機關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如果事先可以采用行政訴訟的方式救濟,而在民事、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又作為證據進行審查,勢必對同一行為在人民法院產生雙重救濟,而不同的救濟方法可能造成結果不同,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
同時,必將增加審判成本和當事人的訴累。5這種觀點本身是不能成立的,行政訴訟審查與證據的審查并不是矛盾的概念。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是對其合法性的審查,即需解決的是該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是否可以成立的問題;而在民事、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對證據的審查是對證據在個案中是否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審查,即需解決的是一個證據在個案是否可以被采信,是否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的問題。
因此,一個具體行政行為既可以在行政訴訟中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也可以在其他案件中作為證據被審查,并不存在所謂的“雙重救濟”的問題。比如,一個經過行政訴訟并被判決為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在另一個案件的證據審查中當然不能被法院所采信,而一個經過行政訴訟并被判決為合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在另一個案件的證據審查可能會為人民法院所采信,也可能不被人民法院所采信,關鍵在于該具體行政行為是否能夠證明案件的事實,是否具備證據的證明力。
同樣的道理,作為具體行政行為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在行政訴訟審查中如果被判定違法并被撤銷,那么其他案件的證據審查中,該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當然不能作為其他案件的可以采信的證據,如果該認定在行政訴訟中被人民法院判定為合法,并予以維持,并且在其他案件的證據審查中被確認對案件事實具有證明力,那么該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可以在其他案件中作為被采信的證據。
至于認為將交通事故認定納入行政訴訟會增加審判成本并造成當事人訴累的看法更可以說是荒誕。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當事人承擔行政、民事、刑事責任,或者主張相應權利的重要甚至關鍵依據,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們的立法怎么能因為害怕增加審判成本而將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排除在行政訴訟的范圍之外并置人民群眾的的利益而不顧?這樣的觀點從根本上是與司法為民的原則相悖的。
綜上,筆者認為交警部門所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雖然其本身沒有為交通事故的當事人直接設定權利和義務,但它卻是交通事故當事人承擔何種程度刑事、民事、行政責任的最重要的依據,在實踐中決定著案件當事人的切身利益。
認定書只做認定,卻剝奪當事人重新認定申請權,不允許復議或起訴,既侵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不利于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保證其行為公開、公平、公正。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證據,而是具有行政法效力的可訴的具體行政行為。因此,應賦予交通事故當事人訴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許可的監督與責任
2021-03-05侵犯名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05委托人租房協議有效嗎
2020-12-15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
2021-03-05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協警有執法權嗎
2021-02-06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公司建立了工會可以解散嗎
2021-01-04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哪些條件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