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名譽罪立案標準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仍然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情節嚴重的,將會構成侮辱罪或誹謗罪。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等而使損害后果發生。比如醫院未經患者同意,無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譽受到損害。無論故意或過失,只要侵權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他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即屬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也就是說,某人的名譽僅僅指公眾對其的社會評價,而不是該人對其內在價值的自我評價。因此,行為人的某些行為如果沒有造成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則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名譽權侵權方式有幾種
名譽侵權主要有下列幾種方式:侮辱,誹謗,泄露他人隱私等。
侵害名譽權常見方式一——侮辱
侮辱,是指用語言(包括書面和口頭)或行動,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用大字報、小字報、漫畫或極其下流,骯臟的語言等形式辱罵、嘲諷他人、使他人的心靈蒙受恥辱等。
侵害名譽權常見方式二——誹謗
誹謗,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虛假的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毫無根據或捕風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風不好,并四處張揚、損壞他人名譽,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侮辱、誹謗是常見的名譽侵權行為,民法通則101條明令禁止用侮辱、誹謗的方式損害他人名譽。對法人名譽的侵害,主要表現在散布有損法人名譽的虛假消息,如虛構某種事實,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以圖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等等,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譽權的侵權行為。
侵權名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在要對侵權名譽罪立案的時候,你不知道具體的立案條件可以及時提出來,方便自己日后進行維權。關于侵權名譽罪立案標準、立案情形的實際情況你不是那么了解的時候,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鋪買賣中買家與賣家分別交多少稅
2020-12-08人事爭議的組織機構有什么
2020-11-15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2-26掛靠貨車投保后出險保險公司是否有權拒賠
2020-12-22保障性住房做抵押貸款嗎
2021-01-21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不給撫養費怎么強制執行,法院強制執行措施有哪些
2021-03-24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承包經營權行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因修高鐵拆遷,安全距離應該是多少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