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八條規定,將道路交通事故的責任視為一般侵權責任,該《辦法》一出臺,便受到眾多學者的質疑,筆者認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應是特殊的侵權責任而非一般侵權責任,理由和法理依據有:
1、致害物的特殊性,道路交通事故的致害物體,主要是道路上的機動車輛,它們屬于高速運輸工具,高級轎車,時速均在100公里左右,一般機動車輛,時速也保持在50-80公里之間,它們運行時,對周圍環境具有高度危險性,我國《民法通則》第123條規定的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作業造成損害的,屬于特殊侵權責任的范圍,《發法通則》是我國的基本法;《辦法》屬于行政法規,行政法規不應與基本法相抵觸。
2、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是出于行為人的過失,在侵權的民事責任中,一般侵權行為人的過錯形式既有行為人的過失,也有行為人的故意,道路交通事故中,行為人不是希望和放任損害結果的發生,因此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的過錯形式,只能是行為人在主觀上有過失。
3、構成要件和負責條件具有特殊性,一般民事侵權責任由四個要件構成,而道路交通事故責任不必像一般侵權責任那樣由四個要件構成,過錯責任原則由損害事實。因果關系,行為的違法性和過錯組成要件;無過錯責任原則由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組成要件;《辦法》將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確定為過錯責任原則,因此沒必要規定負責事由,特殊侵權責任的負責事由與違約責任的負責事由不同,前者就由法律作出規定,后者一般由當事人雙方約定。
(二)道路交通事故行為
侵害的對象是人身和財產。如果道路交通事故行為造成人身傷亡的,那么其行為侵害的對象是他人人身,即不僅侵害了他人的健康權或生命權,而且還侵犯了其他既得的人身權益,造成了今后某些權益的喪失,如致人傷殘,勢必減少其日后經濟收入,間接地影響其對被撫養人撫養能力;如果事故行為造成財產損失,侵害的對象是他人財產,既包括已形成的財產權利也包括未形成的權利的財產,如間接的財產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入繳注冊資金延期怎么辦
2020-12-11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領結婚證要財產公證嗎
2021-03-02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在禁養區內,有環評還是要拆遷嗎
2020-12-11當事人違反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