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個人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有哪些?
土地使用權獲取方式主要有出讓、劃撥、轉讓三種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二、土地使用權拍賣程序是怎樣的?
拍賣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發布拍賣公告,由競買人在指定時間、地點進行公開競價,根據出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土地的主管部門根據被拍賣土地的特征編制拍賣文件,竟買人在竟買申請截止日期前提出竟買申請,交納不少于拍賣文件規定的保證金,并同樣提交法定代表人證明書等資信證明。竟買人通過審查后,得到印有編號的竟買標志牌,拍賣會在拍賣公告規定的時間、地點進行。參加的竟買人同樣不能少于三人,否則應終止拍賣。在拍賣中最終的成交價格必須高于拍賣方所制定的底價,否則也需終止拍賣。拍賣成交后,竟得人按照《拍賣成交書》規定的時間和土地管理部門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拍賣中最重要的原則是“價高者得”,與其他形式的拍賣原理相同。
綜上所述,現在很多私人也會參加土地拍賣去競爭土地使用權,在我國,不管是企業還個人,都可以成為土地使用權人。取得方式都是一樣的,如果拿到的土地是公共服務用地,基本都是通過政府劃撥,而土地出讓和轉讓是平時中比較常見的取得方式。
集體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2020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禁止和外國人結婚的人有哪些
2020-12-29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