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們的生活中出現了大量的信用證詐騙犯罪,這是一種嚴重破壞經濟管理秩序的犯罪,是被我國刑法所嚴厲打擊的犯罪之一。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我國對信用證詐騙罪是如何處罰的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有關介紹吧。
一、信用證詐騙罪的處罰:
犯信用證詐騙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沒收財產。單位犯本罪的,實行雙罰制,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
二、信用證詐騙罪的騙取行為:
即行為人采取各種欺騙方法取得信用證并予以使用的情況,如行為人編造虛假的不存在的交易事實,欺騙開證銀行為其開立信用證,或者行為人根本無貨或沒有符合要求的貨物,或者隱瞞企業經營不佳狀況或者以投資為名誘使他人向銀行開立以其本人為受益人的信用證。有觀點認為,行為人只要實施騙取信用證的行為,即使沒有使用的,也構成本罪的既遂。任何信用證詐騙行為都必須實施“使用”這一主行為,才能構成既遂。騙取信用證并加工使用是“騙取行為”兩個密不可分的行為階段。純粹的騙取信用證行為本身只能說是一種普通詐騙行為,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信用證詐騙行為。如果行為人僅僅實施了騙取信用證行為,但未實際取得信用證,或者雖騙取了信用證,但未及使用或者雖使用但未能獲得信用證項下的貨款的,可區別不同情況視為信用證詐騙罪未遂或預備。
我國的信用證詐騙罪既可以是由自然人構成,也可以是由單位構成。在自然人構成信用證詐騙罪時,最高處罰為無期徒刑,同時還要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而在單位作為犯罪主體的時候,既要對單位進行處罰,同時也要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信用證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信用證詐騙有哪些行為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交房租房東直接不讓住合理嗎
2021-02-15公司不能隨意裁員,裁員要走正當法律流程
2021-03-04分公司設立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1匯票出票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16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