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妨礙公務檢察院不批捕取保候審還會判刑嗎
是否還會判刑要看檢察院是否提起公訴,如果提起公訴,法院還是會審判的,建議積極配合辦案機關,積極賠償被害人,爭取緩刑。如果檢察院不提起公訴就不會被判刑。
與非罪的界限
1、劃清妨害公務罪與人民群眾抵制國家工作人員違法亂紀行為的界限。極少數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過程中,假公濟私,濫用職權,違法亂紀,損害群眾的利益,引起公憤,群眾對之進行抵制、斗爭是應當支持、引導的。
2、劃清妨害公務罪與人民群眾因提出合理要求,或者對政策不理解或者態度生硬而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發生爭吵、圍攻頂撞、糾纏行為的界限。群眾圍攻、頂撞國家工作人員,通常是由于群眾對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宣布的某項政策、決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見,向國家工作人員提出質問,要求說明、解釋、答復、由于情緒偏激、態度不冷靜、方法不得當而形成的對國家工作人員的圍攻、頂撞行為。在圍攻、頂撞過程中,常伴有威脅性語言和類似暴力的推擦、拉扯行為,在客觀上妨害了公務。
與其他罪的區別本罪與分裂國家罪、武裝叛亂、暴亂罪、顛覆國家政權罪等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界限二者具有某些共同點,如都危害了國家利益,都必然會對國家的正常管理活動造成干擾和破壞;在行為方式、行為指向上有一些交叉;主體都是一般主體;主觀方面都是出自故意。二者的區別點在于:
1、犯罪的直接客體不同。前者侵害的主要客體是國家的正常管理活動;后者則是國家安全。
2、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首先在行為指向上,前者的行為指向往往具有特定性,即是某個具體的正在依法執行公務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后者的行為指向則是整個國家政權,就具體的侵害對象而言,通常具有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在犯罪方法上,前者通常必須以暴力、威脅方法實施;后者則不限于此,以和平演變等方式危害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也構成犯罪(武裝叛亂、暴亂罪除外)。最后,從犯罪的危害結看,前者系刑法理論中的抽象危險犯或實害犯,對于后一情形,必須以造成實際危害后果且達嚴重之程度為必要;后者則系行為犯,即一經實施即達既遂,并不要求發生現實的危害結果,也不需要考察行為是否已引致危害國家安全的危險。
3、從犯罪主體來看,二者雖都可由任何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構成,但在實踐中,后者的主體特別是其中的首要分子多是那些竊據國家重要職位,具有較大政治影響力的人;而前者的主體多見為普通公民。
4、犯罪的主觀方面不同。這是二者最本質、最關鍵的區別。前者在主觀方面既可以表現為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現間接故意,行為人通常有妨害公務執行的目的,但不限于此;后者則只能出自直接故意,且行為人必須具有危害國家安全的目的。在實踐中,會遇有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以暴力、威脅方法妨害、抗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情形,這是妨害公務罪與分裂國家罪、武裝叛亂、暴亂罪、顛覆國家政權等罪的法規競合犯,對之應按法規競合犯的基本法律適用規則――重法優于輕法,以后者論處。妨害公務罪與聚眾阻礙解救被收買的婦女、兒童罪的界限二者在犯罪構成上的區別比較容易認識
綜上所述,對于妨礙公務的行為已經處于違法,所以不管是否會被怕逆行,對他人造成的傷害還是很有可能被檢察院提起公訴的,那么法院就會對妨礙公務的罪行進行審理判決,只要違反了法律的人員都是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的。
妨害公務罪最高會判多久
妨害公務罪的定罪標準是什么
妨礙公務罪量刑標準是什么?妨害公務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個人合伙法律知識匯編
2020-11-19干股可以收回嗎
2020-12-26商標權可以無償轉讓嗎
2021-02-19機動車雙方責任一方不修拖著怎么辦
2021-02-27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哪些監督管理要求
2021-02-08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