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還能無罪釋放嗎?
取保候審還能無罪釋放,只要符合我們國家關于無罪釋放的條件就可以進行。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無罪釋放有如下幾種情況:
(1)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依法訊問時發現其不構成犯罪,必須立即釋放,并發給釋放證明;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于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于經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人,依法訊問時發現其不構成犯罪,均須立即釋放,并發給釋放證明;
(3)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起訴或者免予起訴的案件,經過審查認為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時,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并立即釋放在押的被告人;
(4)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被告人不構成犯罪,則作出無罪判決,并在宣告判決后立即釋放在押的被告人。
二、取保候審的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六十八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第七十條,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被保證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被保證人有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履行保證義務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九條,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國家公安機關在進行活動的偵查的時候,相關的人員他只能夠是犯罪嫌疑人員,但是不能夠定罪,除非是經過法院最終的定罪量刑,才能夠認定這個人員是存在著犯罪行為,所以在一切的階段都是有可能存在著無罪釋放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證明不是共同債務
2021-02-02醫療事故鑒定專家組是如何認定的
2020-12-13土地租賃協議注意事項
2021-03-21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交通事故索賠程序
2021-02-21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