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產經濟犯罪中,對于已經著手實行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獲取財物的犯罪未遂形態,如盜竊、詐騙、敲詐勒索、貪污未遂等是否能定罪處罰、怎樣定罪處罰在刑法理論上存有爭議,在司法實踐中理解和做法不一,以致影響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刑法基本原則的貫徹落實和案件的公正處理。本文以詐騙(未遂)的定罪處罰問題談談個人的一些粗淺看法。
詐騙罪是侵犯財產罪中的一種,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16日頒發實施的《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并依法處罰。對于“情節嚴重”目前尚無明確的司法解釋,有必要對“情節嚴重”作明確的認定。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詐騙(未遂)行為何為“情節嚴重”,提出以下觀點,以供商榷。
一、詐騙的數額達到巨大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二)項規定,對盜竊未遂情節嚴重應定罪處罰,同時將情節嚴重解釋為“如以數額巨大的財物或者國家珍貴文物等為盜竊目標的”,即將欲盜竊的財物數額大小作為認定情節嚴重的標準。筆者認為應將欲詐騙的財物數額達到巨大作為認定情節嚴重的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規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二、社會危害性較大
如以販賣毒品的手段進行詐騙,實踐中的類似犯罪往往因詐騙不成而引發其他殺人、搶劫等嚴重刑事犯罪,所以這類詐騙未遂的情節是嚴重的;又如慣犯或流竄作案等危害嚴重、社會危害性較大的情形。
三、曾因詐騙受過刑罰處罰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規定:曾因詐騙受過刑罰處罰的,屬于“特別嚴重情節”之一,因此將此項列為詐騙未遂應追究的情形,是完全必要的,因為這種情形的犯罪嫌疑人主觀惡性大,如不及時打擊,將會導致下一個詐騙案的發生。
四、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詐騙未遂雖未造成實際的財物損失,但也極有可能導致損害被害人的人身權利的后果,這種情形并不能因為沒有造成財物損失就不追究其刑事責任,而應根據造成的被害人的人身損害程度,對其予以定罪量刑,應列為情節嚴重的情形之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延長哺乳假嗎
2020-12-16涉外離婚訴訟向哪個法院提出
2021-03-09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企業債權債務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2020-12-16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