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委托民事案件誰辯護都可以嗎?
民事案件不是誰辯護都是可行的;
民事訴訟委托代理人時,最多可以委托2名代理人,而代理人可以是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其他具有代理資格的公民等人,委托代理人要向法院出具授權委托書,授權委托書的內容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并且要委托人和代理人共同簽字。
二、法律規定誰可以委托律師辯護?
在民事案件中,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律師。“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刑事訴訟訴訟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本人、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人可以為其委托律師,或者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被害人本人、法定代理人、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為被害人委托律師。這里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行政訴訟中,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訴訟的,其近親屬可以依其口頭或者書面委托以該公民的名義提起訴訟。行政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三、什么時間委托律師?
1、民事案件一般在當您與他人的爭議已經發生,準備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爭議開始時找律師,則可以讓律師從起訴階段就了解案情,調查取證,節約時間、金錢等成本,提高訴訟效率。
當您與他人發生的爭議案件已被人民法院受理,您作為該案的原告或被告時,此時找律師也可以更大程度的幫您減少損失,增加勝訴的機會。
2、刑事案件一般在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其他法定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被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或其親屬可以聘請律師。
公訴案件(即由人民檢察院起訴至法院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屬自案件由公安機關或其他機關移送到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之日起,可聘請律師作為辯護人。
自訴案件(即可以由受害人或者其近親屬起訴至法院的案件)的被告人或其家屬有權隨時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
3、行政案件一般在當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對您的申請應當作出決定,而不作出決定或決定違法時,此時找律師可以對行政申請行為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意見,更好的與政府部門溝通,促成行政申請的通過。
當您接到有關政府及其執法機構向您作出行政處罰時,此時找律師可以更好地了解該行政處罰的合法合理性,及時更正,避免損失,維護權益。
綜合上面所說的,民事案件如果利用訴訟的方式來解決,那么不管是作為被告還是原告都是有權利請律師來為自己辯護或者做代理人的,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必須要得到法律的認可才可以實施,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一定要咨詢清楚,這樣才能更好的辦理。
法院受理民事案件流程是怎樣的
不屬于民事案件受理范圍的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附帶條件的贈與需要履行嗎
2021-01-31商標申請階段可否主張侵權
2020-11-17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車子保險沒額度了能再買一份保險
2021-01-03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放火騙取保險金應如何定性
2020-12-02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15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措施
2021-01-05拆遷談判怎么談才能提高補償
2021-01-18《中華人民共和國征地拆遷補償條例》是否存在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