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險受益權的產生
理論界認為,受益人可以由指定、推定和法定而產生。中國《保險法》規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投保人指定”,這是受益人的指定產生方式。指定受益人屬于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行使指定權的主體在指定時只需要通知受益人,而不需要征得受益人的同意。需要注意的是,在這種受益人產生的方式中,為了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時須經被保險人同意。⑿中國臺灣《保險法》規定,受益人有疑義時,推定要保人為自己利益而訂立,⒀這是受益人的推定產生方式,中國保險法律沒有確認受益人的推定產生方式。
目前理論爭議較大的是受益人的法定產生,有些學者依據中國《保險法》第64條認為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為其法定受益人。⒁但是筆者認為,此條并不是關于法定受益人的規定,原因有二:(1)法定產生是指不需要當事人的約定而由法律直接規定而產生,第64條在語言上并沒有明確認定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就是其法定受益人。(2)依據法理,筆者對第64條作如下理解:如果被保險人死亡,并且無法確定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時,保險金應當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其繼承人繼承,那么保險金應當按照繼承法的有關規定分配。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受領保險金后,應當在受領限度內償還被保險人生前的債務,但是,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在受領保險金后卻沒有此項義務。如果把被保險人的繼承人當然的認定為受益人,將會引起遺產分配時的糾紛,所以不能把兩者簡單的等同起來。鑒于現實中確實存在無法確定受益人的情況,筆者建議在保險法中增加關于法定繼承人的規定。
(二)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受益權的變更是指享有受益權的主體發生變更。在保險合同存續期間,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可能會由于某種原因而意欲改變當初所指定的受益人,法律允許這種變更,但是這種變更僅限于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保留變更權的情形。如果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在指定受益人時已經以明示方式放棄此變更權,那么,此時受益人已經成為不可撤銷受益人,其權益受法律保護,未經受益人同意,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不能變更受益權的主體。
學界普遍認為變更受益權的權利主體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中國《保險法》也規定,“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可以變更受益人,投保人變更受益人時須經被保險人同意”。依照法律規定,筆者認為被保險人才是變更受益人的決定權人,變更受益權的權利主體應限于被保險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退股需要簽訂協議嗎
2021-01-28債權額的決算期如何確定
2020-12-01涉外婚姻離婚能直接去民政局嗎
2020-12-14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