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庭被告遲到就沒有辯護權利嗎?
遲到不會剝奪辯護權利,但是會受到一定的處罰。法院開庭的時候可以遲到,需要區分情形分別予以處理。
以河南省為例:
根據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庭審遲到現象應規范處理》相關規定:
如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未準時到庭,應區分以下情形分別予以處理:
1、原告或被告一方在傳票確定的時間未到達指定審判地點,但遲到未超過30分鐘.
合議庭應當要求原告如實向法庭陳述遲到原因,如不屬于正當理由,應當予以訓誡后,準許其進入審判區并在當事人席就座。
2、原告未按傳票所載的時間到達指定審判地點,超過 30分鐘未出庭。
合議庭作如下宣告:“(說明原告未出庭情況)本院將查明原告未到庭的相關情況,如有法律規定的正當理由,本院將延期審理,另行確定開庭日期。如無正當理由,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定,本案將按原告撤訴處理。具體結果另行通知。”以上宣告記入筆錄。
3、被告超過開庭時間 30分鐘未到庭的,如合議庭認為不影響案件審理的可缺席審理;如認為可能導致案件事實無法查清的,可延期審理。
庭審終結前被告到庭的,合議庭在查明被告人身份后,要求其向法庭陳述遲到的原因,合議庭依據理由是否正當和案情需要,決定是否準予其參加庭審,但對于其未準時出庭的行為應予以訓誡。
允許被告參加庭審,對于已經完畢的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除合議庭認為有必要外,一般不予恢復。如繼續進行缺席審理,可準予被告旁聽。
4、對于各方當事人均未按照法庭通知的時間到庭的,合議庭應當延期30分鐘開庭,由書記員將情況記錄在案。在延期的時間內如有一方當事人到庭的,合議庭即應宣布開庭,按照前款第1—3項處理。
當事人的辯護權利貫穿于訴訟的各個階段,是當事人享有的人身權利,不至于因為遲到就喪失了辯護的權利,無論是偵查階段還是審判階段還是執行階段都是擁有辯護權的,如果經濟不好的當事人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被告人享有的辯護權包括哪些
有效辯護權的特征有哪些
如何保障律師辯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對非貨幣出資有哪些要求
2020-12-15征地拆遷補償款如何計算
2020-11-25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雙親死亡土地承包經營權歸誰
2020-12-04在拆遷中,沒有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28離婚時夫妻拆遷安置房怎樣分
2021-02-14農村征地拆遷維權過程中如何收集證據
2021-01-15北京拆遷安置房繼承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呢
2021-03-08發生房產糾紛應該怎么做
2021-03-19非農戶口農村房子拆遷有補償嗎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