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為責任原則
當事人對某一起交通事故負有責任,應是交通事故因其行為引起,沒有實施行為的人不負事故責任。故認定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時,應先考察當事人是否實施了違法行為。
(二)因果關系原則
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起到作用,才能認定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要確定當事人的責任,其行為必須與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
交通事故中的因果關系,是指當事人行為與交通事故發生及損害后果之間的合乎規律的聯系。在確定行為與事故因果關系時,可以借鑒侵權行為法中的因果關系理論,采取必要條件規則。按照必要條件規則,凡構成結果發生之必要條件的情況,均為原因。
實踐中,凡是與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的行為,都應該確認為是在交通事故中起作用的行為。一般來說,違反道路通行規則的致險行為,違反安全注意義務的避險行為是與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的行為。
交通事故認定不僅要確認當事人行為在交通事故中有無作用,而且要確認其作用大小,因此需要從因果關系聯系的緊密程度加以評判:因果關系聯系緊密的,其作用就大;因果關系聯系松散的,其作用就小。
(三)主觀過錯原則
過錯是指當事人行為在造成交通事故中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這里的故意是指故意違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而不是故意造成交通事故,故意造成事故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中當事人違法行為是故意還是過失,不是判斷過錯嚴重程度的依據。因為過錯是針對后果而言的,沒有后果也就談不上過錯;有了后果就要看行為對后果的實際作用,有作用就有過錯;作用大過錯就嚴重,作用小過錯就一般。也就是說作用大小決定過錯嚴重程度。
(四)路權原則
路權是指交通參與者依法享有的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使用道路,進行交通或與交通有關活動的權利。
路權不是一個法律用語,在現有的法律規范中找不到其明確定義,《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都沒有直接規定路權。但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給所有的交通參與者規定了各自的通行路線或使用道路的權利,因此,路權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尤其是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中被廣泛應用。
按照權利的特點,又可將路權分為通行權和占用權。
通行權是指交通參與者按照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在道路上通行的權利。
交通參與者最經常遇到的就是有關通行的權利,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用了大量的條款來規定交通參與者通行的規則。通行權是路權的主要權利,按其性質,又可將通行權分為一般通行權和優先通行權。一般通行權是指交通參與者根據交通法律法規規定使用道路通行的權利,只要各交通參與者遵守規定,通常不發生行駛路線交叉,不會發生交通事故。一般通行權也稱為空間路權或絕對路權。優先通行權是指在特定的場合,交通參與者的優先通行權利。如在交叉路口的通行,因為進入交叉路口之前的各方,原先都在各自的本道內通行,已經獲得一般通行權,由于各交通參與者的行駛路線相交,各自的權利發生沖突,產生一個誰先通行的問題,優先通行權也稱為時間路權或相對路權。
占用權是與指交通參與者依照規定占用道路路面的權利。
占用權不是通行權而是阻塞通行的權利,包括停車、臨時停放等,此外修建道路必需適當阻斷交通占用道路,也是一種占用權。
享有路權的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一般不承擔責任或不承擔主要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5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入贅者對岳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12-13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合同擔保概述
2020-12-07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1-12標準體
2021-01-09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3被拆遷人可以自主查詢征收拆遷補償標準嗎
2021-02-20正常房屋被納入舊房改造,補償低,怎么維權
2020-11-23潮州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