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犯罪主體的含義呢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通過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犯罪主體有個人與單位之分。
二、單位成為故意犯罪主體的相關法律規定
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單位這個概念比法人更為廣泛,除法人以外還包括非法人團體。雖然單位一詞在以往我國社會生活中曾經被廣泛使用,甚至是一個使用率極高的用語,但嚴格地說它不是一個法律用語。也就是說,單位一詞并無確切的法律涵義。根據刑法第30條之規定,單位犯罪這一概念中的單位,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這也就是單位犯罪的主體。
三、為什么單位只能構成故意犯罪主體
刑法第30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一規定雖然界定了單位犯罪的主體范圍,強調了罪刑法定原則,但顯然不是單位犯罪的概念規定,且規定較籠統,對定罪原則等問題都采取了回避的態度,只是作出相對含混的規定,使其實際價值和可操作性大為降低,也使單位犯罪理論研究和立法實踐相脫節,既有礙于司法操作也不利于理論發展。對于單位犯罪的概念,刑法理論界對這一問題存在各種各樣的看法,筆者認為這樣定義比較恰當:單位犯罪是由刑法明文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為了給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經單位研究決定或事后單位予以認可,由其代表人或直接責任人員在其業務活動中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
犯罪主體是犯罪構成必備的條件之一。任何犯罪都有主體,即任何犯罪都有犯罪行為的實施者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者。犯罪主體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只有具備法律所要求的犯罪主體條件的人,才能構成犯罪并被追究刑事責任。不符合特殊主體條件的人,不能構成特殊主體的犯罪。犯罪條件的具備,是行為人具備犯罪主觀要件的前提,也是對犯罪人適用刑罰目的的基礎。例如關于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關于無刑事責任能力的規定等,對于正確認定犯罪,劃清罪與非罪以及應否追究刑事責任的界限,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單位犯罪主體的意義與個人犯罪主體的意義是不同的,因為兩者在構成條件上存在很大的區別。當然,現今理論界對于犯罪主體問題的理論研究主要取決于其對于法律實踐的根本意義,也就是說,對于故意犯罪來講,單位作為犯罪主體需要更加嚴厲的法律規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補償協議簽訂后,多久可以拿到補償款
2020-11-23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12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08反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2021-03-14什么是離婚協議,離婚協議能否反悔
2021-02-07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工廠集資房轉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13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