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法庭辯護的順序是什么?
1、公訴人發表公訴詞;
2、被害人或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3、被告人自行辯護;
4、辯護人辯護;
5、控辯雙方對爭論焦點進行辯論。
二、詳細介紹
法庭審理的過程,是合議庭聽取各方面意見,核實證據,查明案情,從而作出正確判決的訴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調查和辯論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如在法庭調查階段,當公訴人宣讀完起訴書后,被告人、被害人就可以就起訴書中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同時,公訴人、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向被告人發問;證人提供證言,鑒定人提供鑒定結論后,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就可以對證人、鑒定人提出問題,對證言筆錄、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公訴人、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都可發表意見;對在法庭上出示的物證,當事人要進行辨認,并發表辨認意見等,在這當中都有可能展開辯論。
從一定意義上講,辯論是調查的一種方式,不能把它們截然分開,否則,很容易使法庭辯論流于形式。因此,法庭辯論是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公訴人、被害人或其訴訟代理人、被告人、辯護人圍繞犯罪事實能否認定、被告人是否實施了犯罪行為、是否應負刑事責任、應負什么樣的刑事責任等問題,對證據和案件情況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進行辯論,在法庭調查和各方充分發表自己對整個犯罪事實、情節、每個證據的證明力等的意見的基礎上,對雙方爭論的焦點問題,作進一步的辯論。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要求發表辯論意見時,應提出申請,征得審判長同意后,方可發言。在庭審中,雙方展開辯論的機會是均等的。在法庭辯論結束前,審判長應征求各方是否還有新意見,在各方表示沒有新的意見后,審判長應宣布辯論終結。審判長宣布辯論終結后,被告人有最后陳述的權利。如果在辯論中發現證據有疑問,合議庭可宣布休庭,決定延期審理,進行調查核實證據。
司法機關都會對犯罪事實進行調查,同時也會對犯罪嫌疑人提出公訴,在提出訴訟的過程中被告人也是可以為自己進行辯護,那么在辯護時也是需要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以及相關的材料做出辯護,同時進行辯護時出現任何的虛假情況后也是會對提供偽證的當事人進行處罰。
如何保障律師辯護權?
刑事辯護收費標準
罪犯辯護權的實現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部隊集資房可以收回嗎
2021-03-23案件審理中被告破產案件中止后該怎么辦
2021-01-01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工商公示內容有假如何處罰
2020-12-09精神損害賠償金多少
2021-01-03轉繼承怎么處理
2020-12-21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掛靠車輛如何投保
2021-03-18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