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對象錯誤是否影響犯罪構成
1、?如果犯罪對象認識錯誤屬于同一客體中對具體對象的認識錯誤,系同一犯罪構成要件內的事實認識錯誤,并不影響到犯罪構成本身。
2、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所認識的事實與現實所發生的事實雖然不一致,但沒有超出同一犯罪構成的范圍,即行為人只是在某一犯罪構成的范圍內發生了對事實的認識錯誤,因而也被稱為同一犯罪構成內的錯誤。
3、事實錯誤中的對象錯誤,是指行為人誤把甲對象當作乙對象加以侵害,而甲對象與乙對象體現相同的法益,行為人的認識內容與客觀事實仍然屬于同一犯罪構成的情況。例如:甲本欲電話詐騙乙,但撥錯了號碼,對接聽電話的丙實施了詐騙,騙取丙大量財物。甲的行為屬于對象錯誤,成立詐騙既遂
我們說,對象錯誤,是指行為人誤把甲對象當作乙對象加以侵害,而甲對象與乙對象體現相同的法益,行為人的認識內容與客觀事實仍屬于同一犯罪構成的情況。根據具體符合說和法定符合說,在同一犯罪構成要件內的對象錯誤,不影響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甲打錯電話誤將丙當作乙實施了詐騙,并騙取了大量財物,雖然該行為對象錯誤,但是仍然在同一犯罪構成要件內,應認定為詐騙罪既遂。
在對象錯誤中,具體符合說與法定符合說的結論一致:該錯誤不影響犯罪故意的成立,認定為故意犯罪既遂一罪。
同一犯罪構成內不同類型的對象、不同行為方式的認識錯誤,按照具體事實認識錯誤中對象錯誤的原則處理,即這種錯誤不影響犯罪故意的成立,只認定為故意犯罪一罪。
二、犯罪對象錯誤是否影響刑事責任
對象認識錯誤廣義上可以包括客體認識錯誤,為了與客體認識錯誤區分開來,這里的對象認識錯誤是狹義的,僅指對同一客體的不同對象之間的誤解或偏離,又稱目的物認識錯誤,是指“因為實施犯罪的手段錯誤或者主觀認識上的錯誤等其他原因,而對不是原意圖指向對象的對象造成了危害的情況”。一般認為,對于這種對象偏離的刑事責任,有罪的人如同實施了對其希望侵害的人造成損害的犯罪一樣承擔責任。除了被害人身份被法律規定為犯罪情節的情況外,造成對象偏離的錯誤,沒有任何刑法意義,故對刑事責任不發生影響。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在法律分析當中的犯罪對象認識錯誤并不會造成犯罪構成的變化,因為犯罪構成要件本身并沒有對象認識錯誤產生變化,?而如果對這方面的法律問題還是有不清楚的地方的建議可以咨詢律師解答,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快遞紅章證明造假如何處罰
2020-11-23國家賠償能否進行協商
2021-03-05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有孩子能否判定為事實婚姻
2020-11-12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無期徒刑罪犯如何減刑
2020-11-09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九級工傷符合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嗎
2021-01-08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