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他人照顧傷者自行離開肇事司機屬于交通肇事罪嗎?屬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3條明確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實踐中,發生事故后將肇事車留在現場,司機逃跑的情形一般不認定逃逸,理由很簡單,司法機關可根據車牌號碼等線索找到肇事者;而司機駕駛車輛脫離現場的情形是否一定構成逃逸就值得細究,不能一概而論。《解釋》將“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界定為“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也就是說,認定肇事逃逸還是脫離現場,最重要的是分析行為人的主觀目的是否是逃避法律追究。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重大事故,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現場,置死、傷者于不顧,使交警部門無法查找肇事車輛,從而無法確定肇事司機。這給交通事故的查處工作和傷者、死者的搶救及賠償問題帶來障礙,最終使案件審理無法正常進行,受害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法律保護,行為人有可能逃避法律的制裁。因此,對于這種行為,刑法規定了相對嚴厲的刑罰來制裁。
涉嫌交通肇事罪的辦案處理流程:
1、現場勘查和調查取證
對發生致人重傷、死亡或財產重大損失的道路交通事故,接到報警后,一定要快速到達現場,到達現場后,迅速搶救傷者,控制肇事者,劃定現場保護范圍,尋找目擊證人,勘查事故現場,對肇事逃逸的要及時布置警力進行堵截。進行現場勘查時一定要及時迅速、全面細致。對現場的證據一定要及時提取,依法提取,妥善保管。對需要檢驗、鑒定的要及時進行檢驗、鑒定。
2、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
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它對能否構成刑事案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及時送達當事人。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了交通事故認定書為證據(鑒定結論),它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當事人發生交通事故基本事實和證據的集中體現,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交通事故案件進行勘查、調查后做出的專業性很強的科學結論,它只是證明當事人發生交通事故的事實本身,不是對交通事故的處理決定,是當事人保護自己合法、正當權利的依據。
3、立案、破案
對經過調查的交通肇事案,符合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立案標準且歸自己管轄的,應當立即轉為刑事案件,按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進行,制作《呈請立案報告書》,報經上級公安機關領導批準,予以立案。立案后,應當進行偵查,全面客觀的收集調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罪輕或者罪重的材料,并予以審查核實。
4、偵查終結
偵查終結的案件,偵查人員應當制作結案報告。結案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一)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況;(二)是否采取了強制措施及其理由;(三)案件的事實和證據;(四)法律依據和處理意見。偵查終結案件的處理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重大、復雜、疑難的案件應當經過集體討論決定。偵查終結后,應當將全部案卷材料加以整理,按要求裝訂立卷。向人民檢察院移送案件時,只移送訴訟卷,偵查卷由公安機關存檔備查。對于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認定正確,法律手續完備,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應當制作《起訴意見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后,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5、強制措施
刑事強制措施共5種: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刑事拘留、逮捕。
需要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應當制作《呈請取保候審報告書》,說明取保候審的理由及采取的保證方式,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并簽發《取保候審決定書》。《取保候審決定書》應當向犯罪嫌疑人宣讀,由犯罪嫌疑人簽名(蓋章)、捺指印。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對同一犯罪嫌疑人,不得同時責令其提出保證人和交納保證金。公安機關決定取保候審的,應當及時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執行。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
委托他人照顧傷者自行離開肇事司機屬于交通肇事罪嗎?建議發生事故后肇事司機無論如何都不要離開現場,如果離開現場的話會容易給自己帶來各種麻煩。委托他人照顧傷者自行離開肇事司機對定交通肇事罪覺得不公平,離開是有原因可以及時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轉讓需要公告45天嗎
2021-03-13寫字樓買賣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0農民工工資擔保保證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2021-02-19電動自行車逆行被摩托車撞了是哪方的責任
2021-03-08破產和解制度對債務人的積極意義是什么
2020-12-05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0-11-10辦結婚證的時候能查到對方婚史嗎
2020-12-20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