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需要承擔嚴重的后果
交通肇事后逃逸,不僅有違倫理道德,還違反法律,其后果往往也是嚴重的。
一、責任認定重
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可能無責任或只有部分責任,但如果逃逸,導致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司機就要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
二、損害賠償重
按《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賠償費用少則幾千塊,多則上萬元甚至于幾十萬元,如肇事車輛投保了第三者責任險,發生交通事故后,賠償時,保險公司有先予支付的義務。但如果肇事車輛逃逸,按《保險合同》約定,保險公司就不再承擔保險責任,車主要承擔全部的賠償費。
三、行政處罰重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規定,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機,不論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都將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
四、刑事責任重
根據《刑法》第133條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肇事后逃逸的,屬法定的加重情節,傷者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傷者沒有死亡,機動車駕駛員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將撞傷者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傷者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嚴重殘廢的,則構成了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按《刑法》規定,將會受到更加嚴厲的處罰。此外,法律還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車人指使肇事司機逃逸,致使傷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員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有的交通肇事逃逸者心存僥幸,試圖逃避法律的制裁;也有的缺乏起碼的道德和良知,不僅不積極救助傷者,還利用他人救助時的混亂開溜。殊不知,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那些自作聰明的肇事者,最終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或刑之、或拘之、或賠之,或刑、拘、賠三者兼得之。提醒:車輛肇事后千萬不能逃逸,應在盡快救助事故傷者的同時主動接受調查并依法承擔自己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使他人和自己的損害降到最低!
還有其他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辦酒廠需要達到什么條件
2020-11-23哪些種類的商標可以注冊
2020-11-13全責交通事故保全期限
2021-03-01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怎么起訴違建,個人可以起訴廠房違建嗎
2021-01-08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