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訴訟前,一般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交通事故,應當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確定所造成的損失后,召集當事人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公安機關不再調解,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在附帶民事訴訟中,如果雙方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未達成調解協議或者事后反悔的,在審理期間,法院仍可就民事賠償繼續調解。問題是,對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主持下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的效力如何認定,法院對案件性質如何確定。筆者認為,在起訴前當事人達成的任何協議并無法律約束力,其對另一方當事人并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從民法學理論觀點講,協議是民事法律行為的一種,是雙方當事人意見一致的表示,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即受到法律的保護,但這并不意味著權利人在義務人不履行義務時就可以直接對其進行強制執行。
就交通肇事案件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糾紛調解而言,雖然協議是中間機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支持達成的,但就其成立的前提是當事人雙方對協議內容的一致認可,因而協議的形成并不是一種行政行為,對調解協議,雖然行為人非依法律或取得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但其仍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因而,當事人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后,一方不履行而起訴的,或履行部分后又翻悔而起訴的,法院應對調解協議加以審查。提出翻悔一方應提供證據,除非其能夠證明調解協議非出于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或顯示公平,或違背法律、法規規定而經法院確認無效或撤銷外,法院應確認原調解協議的法律效力,此時,當事人雙方均應依協議履行。
法官在調解過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兩個原則:
(1)全面賠償的原則,不能因雙方或一方急于求成就喪失調解的基本原則;
(2)公平、合理原則,既要保護被害人的利益,又要恰當維護被告人的權益,不能以賠代罰,多賠少罰,也不能因為被告人客觀上不能多賠就加重對被告人的刑罰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