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搬遷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勞動法第二十六條也有同樣的規定。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指出:“本條中的‘客觀情況’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企業遷移、被兼并、企業資產轉移等”,但不包括導致經濟型裁員的客觀條件。不過考慮到實際情況和立法意圖,并非所有企業搬遷都適用解除的規定,而是工作地點發生重大變化、且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搬遷,才能算是觸發條件。
二、司法解釋
勞動合同的簽訂是基于簽訂當時的各方面條件的。根據《勞動合同法》,工作地點是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之一,說明工作地點是一個重要的判斷條件。假設單位事先告知工作地點將發生重大變化,顯然會影響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的決定。所以勞動合同簽訂時沒有明確說明將來工作地點會發生大變化的話,單位搬遷就應該遵循《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執行。對于所在公司來說,公司應該征求每位員工的意見,同意到松江工作的,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不同意去的,則提前30天書面通知解除勞動合同,并給予經濟補償金。
公司因工作地點發生改變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向勞動者說明,并按照相關規定的要求進行處理,勞動合同法上也對相關情況進行了明確規定,如果員工不愿意到新的地址工作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賠償金,并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企業搬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搬遷補償的方式有幾種
企業搬遷法規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二手房買賣合同怎么判斷合同效力
2021-02-05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訴訟費用交納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08瞞著寫首付贈與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4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