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搬遷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勞動法第二十六條也有同樣的規定。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指出:“本條中的‘客觀情況’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企業遷移、被兼并、企業資產轉移等”,但不包括導致經濟型裁員的客觀條件。不過考慮到實際情況和立法意圖,并非所有企業搬遷都適用解除的規定,而是工作地點發生重大變化、且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搬遷,才能算是觸發條件。
二、司法解釋
勞動合同的簽訂是基于簽訂當時的各方面條件的。根據《勞動合同法》,工作地點是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之一,說明工作地點是一個重要的判斷條件。假設單位事先告知工作地點將發生重大變化,顯然會影響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的決定。所以勞動合同簽訂時沒有明確說明將來工作地點會發生大變化的話,單位搬遷就應該遵循《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執行。對于所在公司來說,公司應該征求每位員工的意見,同意到松江工作的,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不同意去的,則提前30天書面通知解除勞動合同,并給予經濟補償金。
公司因工作地點發生改變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向勞動者說明,并按照相關規定的要求進行處理,勞動合同法上也對相關情況進行了明確規定,如果員工不愿意到新的地址工作的,可以要求支付經濟賠償金,并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企業搬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搬遷補償的方式有幾種
企業搬遷法規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狗狗丟了能報警嗎
2020-12-20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職場新人宜買短期險
2020-11-14拍賣的房子有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