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某是某幼兒園的幼兒教師。一天,高某帶領幼兒外出游玩,途中幼兒余某不慎掉進路旁未加蓋約70公分深的糞池。高某嫌臟不肯跳入糞池救人,而只是大聲呼救,但周圍無人。過了幾分鐘的時間,一位農民路過此地,得知幼兒余某掉下糞池,毫不含糊地將余某救了上來。但由于耽誤時間較長,余某經搶救無效死亡。
【分歧】
對于高某的行為如何定性,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高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理由是高某不存在應積極救人的法定義務、也不存在職務上的義務,幼兒的危險狀態也不是由其引起,因此高某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只能受到道德的譴責。
第二種意見認為,高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高某明知自己不下去救人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幼兒生命的可能性,卻放任了幼兒死亡危害結果的發生,所以其在主觀上是間接故意。在客觀上,高某的行為造成幼兒的死亡,所以高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本案屬于不作為形式的犯罪。
所謂不作為犯罪是相對于作為犯罪而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應為、能為而不為,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法律要求的某種行為的積極義務,能夠實施而未實施,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結果,依照法律應受刑法處罰的行為。成立不作為犯罪在客觀上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第一、不作為犯罪的行為人必須負有特定的作為義務,這是成立不作為犯罪的前提條件。這種作為義務是一種法律意義上的作為義務,并且應該是刑法意義上的作為義務,而不是一般法律意義上的作為義務,更不是道德義務。本案中高某負有救助池中余某的“作為義務”,其見余某掉入糞池有生命危險而不救,致使余某死亡,則是“不作為”犯罪。
第二、不作為犯罪的行為人能夠履行特定的作為義務而不履行。法律要求行為人履行作為義務,是以行為人能夠履行,即具有履行義務的能力為前提的。因此,只有在行為人能夠履行而不履行的前提下,才是不作為。所謂能夠履行義務,是指行為人自身有能力和客觀上有條件履行義務,也就是有履行義務的可能性。如果行為人沒有足夠的能力或者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而不能履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仍未能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都不是不作為。高某在能夠履行義務的前提下而不履行,構成了不作為犯罪。
第三、行為人不履行特定作為義務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結果。刑法理論的通說認為:危害結果并不是犯罪的必要構成要件,在不作為犯罪中既存在危險犯,也存在結果犯。因此筆者認為成立不作為犯罪并不要求一定要有危害結果的發生,只要使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處于某種危險狀態,可能造成危害結果的發生就可以構成不作為犯罪。
第四、作為義務的不履行與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這種因果關系是指存在于不作為與它所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之間的一種內在的、本質的、合乎規律的引起和被引起的聯系。筆者認為如果行為人不履行特定義務的行為與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行為人就不構成不作為犯罪,因此也就不能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本案中,假如高某積極履行了自己的作為義務,在余某掉入糞池后就將其救出并馬上送往醫院醫治,但是由于長期缺氧,余某已經徹底沒有救活的可能性,因此醫生拒絕救治,余某死亡。那么醫生對余某的死亡是否應該承擔刑事責任,構成不作為犯罪呢?筆者認為醫生的拒絕救治與余某的死亡之間并沒有因果關系,由于他是因為長期缺氧,已經沒有救活的可能性醫生才會拒絕救治,即使醫生積極救治他還是會死亡。因此醫生并不構成不作為犯罪。
本案中,高某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根據其職業上的要求,她負有保護幼兒安全的作為義務,她在余某掉入糞池后有義務而且客觀上又能夠實施搶救孩子的職務行為時,卻因為怕臟而未履行這種職務行為,最后導致余某死亡的嚴重結果,因此,高某構成不作為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寫字據起法律效力嗎
2021-01-20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延長嗎
2020-12-31國家賠償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06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辦理土地轉讓手續需要提供的詳細資料有哪些呢
2020-12-26公租房拆遷,能和商品房一樣,獲得拆遷補償款嗎
2020-12-07城市舊房拆遷中補償是多少,如何安置分配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