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無力償還信用卡會坐牢。
根據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
《關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的,即被定為“惡意透支”。
這一《解釋》對《刑法》中信用卡“惡意透支”的原有概念進行了完善,這也是國內首次為“惡意透支”給出明確定義。
《解釋》同時對信用卡惡意透支所涉金額進行了規范。規定透支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應認定為“數額較大”;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為“數額巨大”;100萬元以上的為“數額特別巨大”。而所謂透支數額,為持卡者局部歸還的數額或尚未歸還的數額,不包括復利、滯納金、手續費等。
“信用卡本來就是用于透支的,現在多了這些‘雷區’,以后我都不敢刷卡了。”對于《解釋》的出臺,一位持卡者在網站論壇中這樣留言。但事實上,只要持卡者主觀上并無惡意,同時用卡習慣良好,《解釋》中的處罰措施離持卡者很遠。
“‘兩次催收’和‘超過三個月沒有歸還’算‘惡意透支’,但如持卡人沒有接到有關通知或者文書,導致超過一定期限沒有歸還的,就不屬于‘惡意透支’?!币晃粯I內人士表示。
“只有具備主觀上‘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進行透支的才屬‘惡意透支’,才構成犯罪?!弊罡呷嗣駲z察院副院長孫-謙表示。他同時稱,如持卡者存在明知無法償還卻大量透支不歸還、肆意揮霍透支不歸還、透支以后隱匿、改變通訊方式、逃避金融機構的追款、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等方式拒不支付透支額度的,將被視為惡意透支,應追究刑責,但在公安機關立案后法院判決前已償還全部款息的,可從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免除處罰。透支數額較大,但在立案前已償還全部款息,情節輕微的,也可不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原告如何申請陪審團
2021-01-19合同到期不履行要打官司多長時間有效
2021-02-13職工持股會
2020-12-17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人身損害賠償范圍
2021-02-04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