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問題如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了共同犯罪的定義,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該條款揭示了共同犯罪必須具備的三個要件:
(1)二人以上,必須是兩個以上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或者單位;
(2)共同的犯罪行為,從犯罪的客觀要件上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須實施了共同犯罪行為。共同犯罪行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為都指向同一個犯罪事實,彼此聯系,互相配合,他們與犯罪結果之間都存在因果關系;
(3)共同的犯罪故意。從犯罪的主觀方面來看,構成共同犯罪必須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謂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認識他們的共同犯罪行為和行為會發生的危害結果,并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從共同犯罪的主觀方面來看,人員與肇事者明知已經發生重大交通事故。人員仍唆使、幫助肇事者“逃逸”,主觀上是故意的;肇事者在上述人員的唆使、幫助下對“逃逸”行為主觀上也是故意的,即他們對“共同逃逸”行為主觀上都是故意的。但能否因此就認為他們的“逃逸”行為就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呢?其實剛才分析的車輛的主管人員、機動車輛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與肇事者的主觀故意僅是對“逃逸”行為而言的,可得知,“逃逸”行為僅僅是交通肇事罪的一個量刑情節,而并不是交通肇事罪的定罪情節。換句話說,交通肇事的“逃逸”行為僅對本罪不具有定罪層面上的意義。行為人對“逃逸”行為的共同故意,是重大交通事故發生以后,行為人為了自己或他人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僅以行為人對“逃逸”行為的共同故意,就認為他們是交通肇事共同犯罪的故意是不妥當的。
律霸小編提醒您,交通肇事后,車輛的主管人員、機動車輛的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者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時救助而死亡的行為。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人員看護屬于什么
2020-11-30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2-08欠條修改是否還有法律效力
2020-11-08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對管轄異議二審裁定不服怎么辦
2020-12-01欠薪單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異議怎么辦
2021-03-26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賠償案件審理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3-10自愿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