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政府的職能越來越像服務型進行轉化,政府工作也越來越趨近于公開化和透明化。政府信息公開一般是關于城鎮建設管理和征地用地規劃等內容,但大家對政府信息公開的具體事項還不是很了解,下面律霸的小編就對“萬載縣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有哪些?”這個問題給大家進行解答,希望大家能對政府信息公開的相關法律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
萬載縣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有哪些?
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城鄉建設和管理的重大事項;
(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
(三)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其補償、補助費用的發放、使用情況;
(四)搶險救災、優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管理、使用和分配情況。
政府信息公開
在法律上,政府信息公開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以及規章授權和委托的組織,在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過程中,通過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動將政府信息向社會公眾或依申請而向特定的個人或組織公開的制度。
相關條例
政府信息公開體系2007年4月國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
國務院辦公廳是全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國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辦公廳(室)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已經2007年1月17日國務院第165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從基本原則、公開的范圍、公開的方式和程序、監督和保障等方面進行明確的規定。是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基本法規,是一部政府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法律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更加有效地防治腐敗。
國家按照"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工作。電子政務是信息公開的重要載體。按照"統籌規劃、資源共享、面向公眾、保障安全"的要求,在加強電子政務建設的同時,構建網上信息公開平臺。
法律依據
2007年4月國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
國務院辦公廳是全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國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辦公廳(室)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行政區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已經2007年1月17日國務院第165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從基本原則、公開的范圍、公開的方式和程序、監督和保障等方面進行明確的規定。是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基本法規,是一部政府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法律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更加有效地防治腐敗。
公開方式
行政機關應當將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開。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設置政府信息查閱場所,并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機關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行政機關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該政府信息的行政機關負責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權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當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屬于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當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對政府信息公開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行政機關應當編制公布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并及時更新。行政機關認為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公開后可能損害第三方合法權益的,應當書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見;第三方不同意公開的,不得公開。但是,行政機關認為不公開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應當予以公開,并將決定公開的政府信息內容和理由書面通知第三方。行政機關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應當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無法按照申請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通過安排申請人查閱相關資料、提供復制件或者其他適當形式提供。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信息,除可以收取檢索、復制、郵寄等成本費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行政機關不得通過其他組織、個人以有償服務方式提供政府信息。
我們應該知道政府信息公開有利于上級對下級工作的指導,促進民眾對政府工作的了解,增加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這對政府工作的開展和社會的進步是有著重要意義的。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大家可以在政府官方網站、新聞紙質媒體、廣播電視等途徑進行了解。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判決年限是多久
涉嫌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認定依據
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立案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委托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2-21盜版被告怎么賠償
2020-11-22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火車脫軌壓毀房屋,列車長承擔責任嗎
2020-11-29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