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令賠償是什么
責令賠償是刑責的一種。
責令賠償損失是指法院責令犯罪分子向被害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以彌補被害人因犯罪行為而遭受的損失的處理方法。責令賠償損失亦是承擔刑事責任的一種形式。此外,刑法第37條規定的“責令賠償損失”與刑法第36條規定的“判處賠償經濟損失”貌似相近,實則存在本質區別,必須對二者進行仔細甄別和深入辨析,以免發生混淆。
非刑罰裁決方法,又稱非刑罰處罰方法、非刑罰處罰措施,是指對于免除刑事處罰的犯罪人,法院給予或者建議給予刑罰以外的處罰方法。我國刑法第37條對非刑罰裁決方法作出了明確規定: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除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作為與刑罰方法相并列的一種實現刑事責任的方式,非刑罰裁決方法具有刑事制裁性和補充性兩個基本特征。
犯罪行為是刑事責任產生的前提,承擔刑事責任則是犯罪行為的必然后果,而刑事責任的核心特性即為刑事制裁性。一般而言,承擔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通過判處刑罰使犯罪人承擔犯罪的法律后果,二是通過判處非刑罰裁決方法使犯罪人承擔犯罪的法律后果,三是通過宣告行為構成犯罪使犯罪人承擔犯罪的法律后果,即單純的宣告犯罪人有罪但是免除刑罰處罰,也不給予非刑罰處罰。其中,第一種方式是承擔刑事責任的最主要的方式,它可以剝奪犯罪人的資格、財產、自由甚至生命,因而也是最嚴厲的刑事制裁方式。而非刑罰裁決方法也能體現對犯罪行為的否定性評價和對犯罪人的嚴厲譴責。通過對犯罪人施以教育措施、賠償損失、行政處罰或者處分措施等非刑罰裁決方法,同樣可以達到懲罰和預防犯罪的目的。因此,犯罪人被判處“責令賠償損失”這一非刑罰裁決措施,同樣是其承擔刑事責任、接受刑事制裁的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
對二者各自性質的科學界定和對它們之間區別的準確把握,對于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彌補被害人因犯罪行為而遭受的物質損失、發揮刑罰方法和非刑罰裁決方法在打擊和預防犯罪方面所各自具有的積極作用,都有所裨益。
有問題需要溝通解決,要是對于其中內容有不太清楚也希望進一步了解,建議您及時尋求律霸網在線律師的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交通事故全責被訛怎么辦
2021-01-13離婚不給撫養費
2021-02-26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