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
刑法第384條規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行為。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 》的有關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5千元至1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2.挪用公款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5千元至1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應當立案。這里要注意的是“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5千元至1萬元以上的,且進行非法活動的”這是一個并列條件。
挪用公款數額在l萬元至3萬元以上,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應當立案。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應當立案。這主要是指挪用公款用于生活開支、婚喪嫁娶等。在這種情形下,必須同時具備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和超過3個月未還的兩種條件,缺一不可。否則,不以犯罪論處。所謂超過3個月未還,是指被司法機關、主管部門發現前已超過3個月未還。
二、挪用公款罪的構成:
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國家公職人員的廉潔性,又侵犯了公共財物的所有權。本罪所侵犯的公共財物所有權,只是部分財物所有權,包括公共財物所有權中的占有權、使用權和受益權,不包括國有財物的處分權。挪用公款罪是一種暫時非法占有、使用公款、并從中受益的行為,當行為人通過挪用公款滿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后,又將公款歸還,這種行為從結果上而言,侵犯和危害了公共財物所有權的完整性。本罪侵犯的對象是公款。
所謂公款,是指國家機關、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國有公司等擁有的屬于國家性質的錢款。根據刑法第9l條規定和司法實踐,挪用在國有單位管理、使用或運輸中的私人錢款,也以挪用公款罪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該將重復保險的情況告訴各保險人嗎
2020-11-11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樓市火爆使財政收入增加
2020-11-19樓房多少年后必須拆除
2020-12-23住改非拆遷經濟損失應該怎么補償
2020-11-30農村一口人分多大宅基地面積,有法律規定嗎
2021-02-11北京市集體土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9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5拆遷安置房和小產權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1八點要素告訴你郊區商品房能不能購買
2020-11-14房屋拆遷安置費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7什么情形可以中止房屋拆遷裁決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