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
刑法第384條規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行為。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 》的有關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5千元至1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2.挪用公款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5千元至1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應當立案。這里要注意的是“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5千元至1萬元以上的,且進行非法活動的”這是一個并列條件。
挪用公款數額在l萬元至3萬元以上,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應當立案。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應當立案。這主要是指挪用公款用于生活開支、婚喪嫁娶等。在這種情形下,必須同時具備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和超過3個月未還的兩種條件,缺一不可。否則,不以犯罪論處。所謂超過3個月未還,是指被司法機關、主管部門發現前已超過3個月未還。
二、挪用公款罪的構成:
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國家公職人員的廉潔性,又侵犯了公共財物的所有權。本罪所侵犯的公共財物所有權,只是部分財物所有權,包括公共財物所有權中的占有權、使用權和受益權,不包括國有財物的處分權。挪用公款罪是一種暫時非法占有、使用公款、并從中受益的行為,當行為人通過挪用公款滿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后,又將公款歸還,這種行為從結果上而言,侵犯和危害了公共財物所有權的完整性。本罪侵犯的對象是公款。
所謂公款,是指國家機關、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國有公司等擁有的屬于國家性質的錢款。根據刑法第9l條規定和司法實踐,挪用在國有單位管理、使用或運輸中的私人錢款,也以挪用公款罪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擬設中外合資銀行, 外方主要股東因具備的條件
2021-01-08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做了一年多的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1-19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最全的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1拆遷安置房不滿意可以拒絕接收嗎
2020-12-18老小區拆了如何補償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