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二中級法院:
區、縣法院:
為了解決當前審判實踐中普遍存在的部分疑難復雜問題,統一執法尺度,高院民一庭于2007年8月8日在二中院召開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討會。現綜合會議研討的有關情況形成會議紀要下發,供審判實踐中參考。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
二oo七年十二月四日
2007年8月8日,北京市法院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法律問題研討會在二中院召開,市高院民一庭庭長張柳青、副庭長單國軍,一中院民二庭庭長高平,二中院副院長唐柏樹、民一庭庭長靳起、民二庭庭長齊麗華、民六庭庭長王范武等領導出席,全市三級法院40余位法官參加了會議。
國務院《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以下簡稱〈交強險條例〉)已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如何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交強險條例》,正確處理涉及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審判實踐中認識不盡一致。為正確適用法律,統一裁判標準,高院民一庭組織召開此次會議。會上,一中院、二中院、朝陽法院、海淀法院、順義法院、昌平法院、密云法院進行了重點發言,其他法院的法官也都暢所欲言,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法律問題進行了較為充分的討論,部分問題達成了初步共識。現紀要如下:
一、保險公司的訴訟地位問題
1、關于受害人一方依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合同起訴后,保險公司應當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還是共同被告以及受害人一方不起訴保險公司時,法院應如何處理的問題。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法定的賠償義務。關于保險公司應作為第三人還是共同被告的問題,目前理論上仍有爭議。立足保障我市法院的執法統一,與會人員主導意見認為: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指機動車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損害的,受害人一方(包括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事故時受到損害的一方)應當起訴致害機動車一方(包括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事故時致對方損害的一方)及其投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為共同被告。
如受害人一方僅起訴致害機動車一方,致害機動車一方申請追加保險公司為共同被告的,法院應當予以追加。如果受害人一方起訴時沒有列保險公司為被告,法院應當予以釋明。經釋明,受害人一方申請追加保險公司為共同被告的,法院應當予以追加。釋明后受害人一方堅持不起訴保險公司,且致害機動車一方亦不要求追加保險公司的,則可以不追加保險公司參加訴訟。
2、關于機動車既投保了交強險,又投保了商業性三者險,發生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后,保險公司的法律地位如何確定的問題。
與會人員主導意見認為:交強險與商業性三者險責任原理與確定因素不同,兩種保險責任原則上不宜在一案中一并解決。故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損害的,受害人一方應基于交強險起訴致害機動車一方及其投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對基于商業性三者險的保險賠償責任,致害機動車一方可以另行起訴其投保商業性三者險的保險公司。
3、關于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原告起訴后被告反訴的應否追加原告投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問題。
與會人員主導意見認為:因交強險旨在通過保險賠償投保機動車之外的人身與財產損失,故在被告反訴原告賠償的案件中,應當追加原告投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為反訴被告,以便確定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
二、對《交強險條例》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有關責任限額內容的理解與適用
《交強險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將《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交強險責任限額細分為死亡傷殘賠償限額、醫療費用賠償限額、財產損失賠償限額以及被保險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無責任的賠償限額,在保監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中進一步明確了各個分項責任限額的具體數額。如何理解上述條例規定和條款的效力成為本次會議討論的重點問題。
與會少數人員認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并未細分各賠償項目的限額。《交強險條例》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進一步劃分賠償限額,使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實際獲得的賠償數額大大減少,顯然不利于對受害人的保護。因此,從充分保護受害人的角度出發,應當直接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在交強險總體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
會議經深入討論最終傾向認為:上述條例規定和條款設定分項責任限額偏重保護保險公司的利益,使交強險的保障能力進一步降低,其公平合理性值得探討。但條例作為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在法律位階上屬于法院審理案件的依據;保監會的條款作為保險合同的格式條款,屬于保險合同內容的一部分。故在當前沒有法律具體規定或司法解釋的相關適用性規定的情況下,法院在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只能適用條例的相關規定和尊重保險合同的相關約定,按分項責任限額確定保險賠償責任。但綜合考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意圖和《交強險條例》的制度目的,在確定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賠償項目和賠償數額時,應在交強險的各項賠償限額內從寬認定,使受害人盡可能獲得較為充分的救濟。
三、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涉及交強險的其他部分問題
1、關于2006年7月1日以后,機動車僅投保了商業性三者險,未按規定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損害的賠償責任主體及賠償標準確定問題。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對于《交強險條例》施行前已經投保商業性三者險,因至2006年7月1日保險尚未期滿而未投保交強險的,該機動車如發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損害,因尚處在過渡時期內,仍應將該機動車投保的商業性三者險視為交強險,并由保險公司在商業性三者險的保險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
在2006年7月1日以后,機動車投保的商業性三者險已經到期,機動車未投保交強險而仍然投保商業性三者險的,該機動車如發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損害,由機動車一方按照相當于交強險的責任限額予以賠償,超出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2、關于機動車在2006年7月1日以后既未投保商業性三者險,也未投保交強險,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他人損害時,致害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如何確定的問題。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因致害機動車應投保交強險而未投保,為保護受害人一方的合法權益,應由致害機動車一方按照交強險的責任限額予以賠償,超出責任限額的部分在當事人之間依法確定賠償責任。
3、關于致害機動車一方和受害人均對事故負有責任時,交強險的賠償是否應考慮機動車一方的責任比例問題。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交強險旨在就交通事故提供社會性保障,原則上不考慮當事人的過錯(在事故系由受害人一方故意造成等情形下除外),故在致害機動車一方和受害人均對事故的發生存在過錯時,交強險的賠償不應考慮機動車一方的責任比例。
4、關于機動車一方在事故中無責任時的賠償處理原則問題。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在機動車一方無責的情況下,在由保險公司對于受害人一方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后,超過限額的部分,視案件是機動車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還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而定。若為機動車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無責的機動車一方不再承擔賠償責任。若為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則機動車一方當事人仍應視事故情況,承擔非機動車、行人損失5%-20%的賠償責任。
5、關于兩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后,雙方均參加了交強險,法院對雙方的損失是直接按過錯比例確定賠償責任,還是在保險公司承擔交強險責任限額后對不足部分再按比例確定賠償責任問題。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對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也應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故對此種情況,應由兩方機動車各自所投保的保險公司對對方的損失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不足部分再按過錯比例確定賠償責任。
6、關于受害人構成傷殘,要求致害機動車一方及保險公司共同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是否支持,以及交通肇事司機構成犯罪的情況下是否支持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問題。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受害人構成傷殘,有權要求肇事方及保險公司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肇事司機構成犯罪的,關于精神損害撫慰金問題應依照現行法律和司法解釋處理。
7、關于傷者要求法院先予執行應如何處理以及對保險公司能否先予執行的問題。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對于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受傷當事人一方提出的先予執行申請,法院應依照《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符合先予執行條件的裁定先予執行。致害機動車一方投保交強險,保險公司未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的,法院可以對保險公司裁定先予執行。
8、在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定責的情況下,法院如何處理的問題。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交通管理部門對交通事故未認定責任的,各方當事人均應就對方當事人存在過錯承擔舉證責任。雙方當事人均不能證明對方當事人有過錯的,可以推定事故各方對事故的發生均有過錯,并酌情確定各方的過錯責任大小。
9、關于致害機動車一方未按照規定及時通知保險公司理賠,保險公司以此為由拒絕承擔賠償責任應如何處理的問題。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致害機動車一方未按照規定及時通知保險公司理賠,并不免除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法院應根據案件事實確定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
10、關于保險公司承擔強制險的賠償金額在判決主文中如何表述的問題。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判決書主文中應當分別表述“交強險”責任與事故責任人的賠償責任,具體可為:本判決生效后xx日內,某保險公司給付受害人死亡傷殘類賠償金(根據案件情況確定具體賠償項目)xxx元、醫療費用賠償金xxx元、財產損失賠償金xxx元,共計xxxx元;本判決生效后xx日內,某某賠償受害人醫療費xxx元、誤工費xxx元、護理費xxx元、殘疾賠償金xxx元……共計xxxx元。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
二○○七年十二月四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成立
2021-02-11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保單是否可以轉讓,轉讓保單需要經過保險人的同意嗎
2021-01-14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個人的出讓土地住房能分割嗎
2020-12-22回遷房質量有問題,能否拒收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