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法定監護人辦理時間:?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后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法院院長批準。
《民法總則》第三十六條規定: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行為的;
(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并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的;
(三)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的。
二、哪些人有作為監護人的資格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所進行的解答,可知法定監護人辦理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后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法院院長批準。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侵權責任糾紛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2-27醫院小病大治有什么后果
2021-01-06訴訟離婚中偷拍偷錄的證據有效嗎
2021-03-19單方進行傷殘鑒定法律承認嗎
2021-01-12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