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法定監護人辦理時間:?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后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法院院長批準。
《民法總則》第三十六條規定: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行為的;
(二)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并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的;
(三)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的。
二、哪些人有作為監護人的資格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所進行的解答,可知法定監護人辦理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后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法院院長批準。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租房合同須提前多久通知
2021-02-15事業編簽了5年能辭職嗎
2020-11-27涉外婚姻財產法院怎么判
2021-02-03怎么區分借婚姻索取財物與買賣婚姻
2021-01-04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