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少年身心特點及我國刑事司法現狀來看,對少年犯緩刑的適用范圍應有所擴大。
少年因心智還尚未成熟,對自己行為所可能導致的后果還沒有正確的預見性,因此少年犯罪有其自身的特點:如盲目性大、偶發性強、糾和性強、反復性強、感染力強、悔改性強,犯罪類型主要為小額財產類犯罪或傷害型犯罪,多數少年犯受不良的家庭因素影響,失學學生及外地流動人口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等。正是因為少年犯罪具有上述特點,說明少年犯的主觀惡意不大,社會危害程度低,可塑性強,改造后回報社會的機率高,因此在對少年犯的刑事處罰上應有別于成年人。
實踐中對于少年犯適用最多的是短期監禁刑、罰金刑及緩刑。構成我國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法律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也有少量條文涉及到少年司法制度。但我國目前并沒有形成獨立、協調、統一的處理少年犯罪及不良行為的教育矯治機制?,F階段的主要矯治措施大部分是將具有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的少年集中在相對固定且封閉的場所進行管理,實踐證明,這種管理模式將少年與社會相隔離,將來很難讓其再次融入社會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且由于矯治場所的硬件條件有限,多數是以限制自由和強制勞動為主,而對于讓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文化知識以及心理教育則做得遠遠不夠,少年犯之間交叉感染的現象也是屢見不鮮。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統計,我國目前有3億多青少年,每年判刑的不過3.5萬人,而且其中65%左右是有嚴重犯罪行為的。這說明我國對少年犯罪的方計是教育、感化、幫助、挽救為主,司法懲處只是在必要的情況下,有限制地使用。而對于具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的少年,則應該給予其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即便給予一定的刑事處罰,也應盡量讓其不脫離社會,在一個正常人所生活的健康的環境中進行改造,讓少年犯感到自己并沒有被社會所拋棄,從而增強重新做人的決心,降低再犯率。目前,由于緩刑的標準不好掌握,為防止少年犯有再次危害社會的行為發生,尤其是對于一些外來的流動人口和缺少監護人的少年,好多法官傾向于將少年犯判處短期監禁刑,但事實上,短期內并不足以使這些少年洗心革面,多數在釋放后仍會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只要不是刑法第17條規定的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少年犯,就應當考慮可以適用緩刑,而對于過失犯罪的少年犯一律應當適用緩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保證合同糾紛相關知識
2021-01-16贍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9如何看待勞動仲裁認定的事實的效力
2021-01-20原告無法證明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27人身損害九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隱名股東對公司享受什么權利
2021-03-21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