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2、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補償項目: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征地補償費的分配對象
(1)實行統一安置的,土地征收補償標準歸該集體經濟組織。放棄統一安置,實行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可以分配的土地補償費分配對象為被征地農民;實行平均分配,分配對象為該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
(2)已經實行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可以分配的土地補償費分配對象為該土地股份合作制組織的全體股東。
(3)農村土地沒有實行家庭承包經營,仍然實行統一經營的,其分配對象為該集體經濟組織的全體成員。
(4)征收、征用集體經濟組織采取其他方式承包的果園等土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補償費分配對象為該集體經濟組織。
(5) 征收、征用集體經濟組織的機動地,可以分配的土地補償費分配對象為該集體經濟組織具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新增人口。
每個地方的征地補償費用不同,征地補償費用涉及到土地的用途和性質,需要根據當地政府出臺的標準進行判斷。當地政府會根據實際地價和土地價值來對土地進行估值。土地使用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一定的補償方式。
征地補償協議書是怎樣寫的?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轉業費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車禍出院后應該該先走哪個程序
2020-12-18房屋整改延期如何理賠
2020-11-10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失效
2021-02-07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