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地協議應該與哪個部門簽定?
《土地管理法》第53條規定,經批準的建設項目需要使用國有建設用地的,建設單位應當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文件,向有批準權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建設項目需要使用國有土地的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申請使用現有的國有建設用地,按規定,這一類只需要向當地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報縣、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即可;還有一類是申請使用國有農用地或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和農用地的,涉及農用地轉用和征用土地的要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由縣、市人民政府根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批準文件辦理建設用地手續。本案中,乙公司的申請用地則屬于后一類,即集體所有的農用地。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無論是上述哪一類用地,乙公司都應向甲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而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征用土地的審批是甲縣人民政府對上級政府的事,乙公司只需按規定提供有關資料即可。用地被批準后,也由甲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通知乙公司,并負責辦理建設用地的有關手續,包括簽訂土地使用合同和收取有關費用。
二、土地征收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具體程序
一、市、縣國土資源局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圍內發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用土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征地范圍、面積、補償方式、補償標準、安置途徑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者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
二、市、縣國土資源局會同被征地所在地的鄉鎮政府就征地通告的內容征詢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記錄在案,根據村委會或村民提出的意見分別處理并協調解決。
村委會或村民對補償標準、安置途徑、補償方式有異議的,市、縣國土資源局或被征地所在的鄉鎮政府,應告知被征地相對人有權提出聽證申請,并依法組織聽證。
三、市、縣國土資源局會同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實地調查被征土地的四至邊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積,地上附著物種類、數量、規格等,并現場填制調查表一式三份,由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和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共同確認無誤后簽字。
四、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應當就協議主要內容按照村民大會或者村民代表大會議事程序等民主程序作出決議。
村委會作為被征收主體的,簽訂協議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應當向農村村民公示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抑郁癥離婚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4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向中國請求送達文書的,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1-18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妻子不擇手段制造離婚證據
2021-03-24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