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逃逸的罪行加重標準是什么?
我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的規定(法釋〔2000〕33號 最高人民法院2000.11.15發布)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但是當前交通肇事違法犯罪特別是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和其他惡性交通肇事犯罪不斷增多,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公私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即使肇事后逃逸也增加不了什么處罰,助長了肇事者能逃就逃的心態,從而造成了更加嚴重的后果。筆者認為,現行法律對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處罰力度顯然是不夠的。
二、交通肇事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三、交通肇事可以怎么處罰?
1、交通肇事致人重傷,明知傷者如不及時搶救必然有死亡的現實危險,肇事人為逃避法律責任,置傷者于不顧,逃離事故現場,致使傷者得不到救治而死亡。此時行為人對傷者的死亡持放任態度,死亡結果與行為人的間接故意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應按故意殺人罪論處。
2、交通肇事將他人撞傷,肇事行為人以救治傷者名義,將傷者棄之他處,導致傷者死亡或者因為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死亡,對肇事行為人應按照故意殺人罪(既遂或未遂)論處。
3、交通肇事后,行為人為逃避法律責任,逃離事故現場,在逃逸過程中又違反交通法規(往往是于慌亂中駕車超速行駛),再次發生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前一行為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罪是顯而易見的;后一行為應認定為行為人對其行為的嚴重后果持間接故意心理狀態。如果致人重傷或死亡,則構成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如果只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而沒有人員傷亡,仍構成交通肇事罪。對肇事者的前后行為應以交通肇事逃逸罪和其他相關罪實行數罪并罰。
在我國的司法實務中,交通肇事情節顯著輕微的,危害性較小的,公安機關只會對肇事者處以相應的行政處罰,但是如果是社會危害性較大,造成受害者損失慘重,行為屬于犯罪行為的,公安機關就應當對其進行立案偵查,由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由人民法院對其進行定罪量刑。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的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夫妻離婚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02履行不能的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25夫妻離婚隱藏的財產怎樣取證
2021-01-06哄騙立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12-31多家企業出資成立新公司如何設立股東會
2021-01-13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