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遷辦規定先拆遷后補償,是違法拆遷嗎?
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也就是說先補償后搬遷不是原則,而且法律規定。如果有地方規定違反上述規定做出與之違背的條款都是無效的。也是不能夠施行的。
如果征收部門沒有書面規定先拆遷后補償,而且在實際操作中讓被拆遷人先搬遷后補償也是完全違背法定程序的,屬征收違法。征地公告由縣或市級國土資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圍內發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土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征地范圍、面積、補償方式、補償標準、安置途徑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者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
二、房屋拆遷程序包括哪些環節?
1、調查核實。拆遷人收到征地批文后,首先要到派出所、房管站抄錄征地范圍內的常住人口,以及全部房產情況,按表格逐一登記,并上門大量核實。
2、逐戶走訪。拆遷人應成立拆遷小組,對所有的被拆遷人逐戶走訪,全面進行宣傳接觸,了解被拆遷人的拆遷安置愿望。
3、編制拆遷計劃。根據調查核實的情況以及國家、地方有關拆遷的法律規定,及時編制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確定拆遷時間、拆遷步驟和拆遷形式。
4、申請拆遷。拆遷人持有關的國家批文和拆遷方案,向當地拆遷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申查批準并領到拆遷許可證后,方可進行拆遷。
5、發出拆遷公告。拆遷許可證一經批準發放,拆遷主管機關應將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以公告或其他形式予以公布,同時應作好房屋拆遷的宣傳、解釋工作。
6、簽訂協議。在公告規定的時限內,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按國家和本地區關于安置、補償的有關規定在自愿、有償的基礎上簽訂協議書。協議應明確補償辦法和數額、安置面積和地點、搬遷過渡方式和時限以及違約責任等。協議經雙方同意,可送拆遷主管機關備案和公證機關公證。
7、實施拆遷。被拆遷人搬遷后,拆遷人應及時在批準的拆遷范圍和期限內實施拆遷。
綜上所述,拆遷辦是負責當地房屋拆遷安置工作的具體部門,發布拆遷公告后,雙方簽署補償協議,按照程序,應當是先補償,然后再拆遷。如果拆遷辦先拆遷,之后再談補償的,則是違法拆遷,這樣,業主有權投訴或者發起行政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征地拆遷補償暫行條例
征地拆遷流程是怎樣的
遭遇強制拆遷應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棚戶區改造可以強拆嗎,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020-12-17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訴訟行為有哪些
2021-02-17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租房合同和收據都丟了怎么辦押金
2021-01-23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