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業間諜獲取情報的直接手段
企業情報人員利用對手企業防范中的漏洞,或利用對方職工的利益心、虛榮心、反叛心理、松懈心理,公開或隱藏情報人員的身份,可采取直接手段獲取對手的商業秘密。
(l)訪問競爭對手的原雇員,特別是年老退休者,由于通貨膨脹造成的危機感或實際困難,可有償獲取一些商業秘密。
(2)直接對對手公司現任高級管理和技術人員、中下層干部、技術工人、一般員工和臨時工、保安人員行賄。
(3)利用競爭對手的技術、管理人員出差、觀光時的松懈和愉快心理狀態,選擇合適人員與技術、管理人員接近,得到商業秘密。
(4)在學會、協會有關會議上對對方企業人員發出誘導性提問,由于精心偽裝了提問者的身份,有時能收到奇效。
(5)以關心其處境、許與高就為誘餌,與對手的職工交談。
(6)利用合法的參觀機會,多看、多聽、多問,或不按對方的要求行事,或利用特殊裝備,刺探商業秘密。
(7)假稱接受技術使用許可,與競爭企業進行洽談,摸清對方技術底牌。
(8)挖取競爭對手的人才,許以利益換取商業秘密。
(9)假招聘。根據需要了解的競爭對手的技術、經營信息,設計虛假的企業內部職位,然后公開招聘。有時競爭企業中的特定人物會中計而來,為得到該職位,他們會無意中說出競爭企業的技術、經營秘密。
(10)派人在競爭企業臨時工作.利用所見所聞,刺探商業秘密。
(11)派人在競爭企業長期工作。這些人不在乎一時的得失,而在于長期潛伏的利益。由于長期的努力,深得信任和重用,此時或者挖取重大商業秘密,或從事系統的破壞工作,往往導致競爭企業于不知不覺中倒臺。
(12)恐嚇。掌握競爭企業中某些職工的個人劣跡、隱私甚至犯罪前科,利用其怕單位知道的心理進行要挾,獲得商業秘密。
(13)電話竊聽;攔截和破譯電傳、傳真內容;對手機通訊進行無線電監聽;用先進技術手段打入對手計算機網絡或信息庫。
(14)用特種技術手段窺視競爭對手的技術產品,用特種技術手段照相、攝影。
(I5)組織搶劫、這是商業間諜的極端手段、破壞對方工廠、如放火以便趁火打劫。
以上述手段直接獲取競爭對手的商業秘密,有時使執行人員面臨著人身危險和法律責任,因此企業還未某執行任務人員提供各種逃脫術和律師辯護準備。
二、商業間諜獲取情報的間接手段
商業間諜的間接手段,是指不直接以對方企業或職工作為刺探對象,而是通過諸多與對方企業或職工有聯系者,間接獲取商業秘密。這些外部關系人員包括:
(1)大學教師和科研單位的技術人員。他們對專業領域內的企業提供咨詢和設計服務,了解不同企業的生產、經營秘密。
(2)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可能接觸委托人商業秘密的律師、專利代理人。
(3)公司企業的顧問。一般由退休人員、社會知名人士甚至政府雇員擔任,在顧問過程中可能接觸到商業秘密。
(4)原材料供應商。僅從原材料的種類、供應時間、質量要求,有時就可勾畫出產品類型、生產情況。
(5)銷售商;通過其可了解企業的新產品上市、老產品改良情況,因為企業要向銷售商介紹產品,同時還會通過銷售商了解市場的反饋信息,如產品的缺陷、用戶要求的改進等。
(6)倉儲公司。公共倉儲公司可接納不同企業的產品,通過其可了解企業的庫存數量、種類、返修情況等。
(7)社會咨詢或調查機構。其對過去接受過委托企業的內部情況會有所記憶。
(8)銀行職工。企業的固定資產更新計劃、貸款計劃、政府優惠政策資金投入等,銀行職工最為了解。
(9)稅務人員。其通過稅收可以掌握主管企業的經營情況。
(10)對手企業中掌握商業秘密人員的同學、同鄉、親戚等。對手企業人員對這些人可能放松戒備,透露有關商業秘密。
(11)對手工廠周圍居民。可介紹耳聞目睹的情況。
(12)廣告商。好的廣告使企業建立良好的公眾形象,為了使廣告商了解企業的業務,企業可能會將未上市的產品或保密的經營計劃透露給廣告商。
(13)印刷業者。如果企業保密觀點不強,其商業秘密在外打字、復印、印刷過程中,可能被社會上的打字社、復印社、印刷廠所了解。
(14)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企業主要負責人為了說明業績,可能無意中將商業秘密透露給記者。
(15)廢品回收者。其收購的廢品中可能有體現商業秘密的文字、視聽材料,或樣品、儀器、設備的殘次部件等。
(16)小偷。小偷的目標是錢財,但有時其順手牽羊的副產品會比錢財更具有價值。
三、商業秘密管理的意義
商戰不可無秘密。商業秘密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沒有商業秘密管理制度的企業,肯定不是一個現代企業。
依靠商業秘密進行競爭,**可樂公司是成功范例。該公司有一個座右銘:“保住了秘密就保住了市場。”商業秘密并非大企業才有,所有企業均會有商業秘密。商業秘密與是否高科技企業無關,與企業的規模無關,即使是一個只有20個人的機械工具生產企業,50年沒有改變生產方式,也可存在很有價值的商業秘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范圍的確定
2021-01-18共同犯罪構成
2021-01-16法律服務協議之范本
2021-02-28怎么收集離婚證據
2021-01-05丈夫因無性婚姻鬧離婚 起訴能否判離
2021-01-05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股權轉讓與土地轉讓有哪些差異
2020-11-08拆遷補償標準低,被拆遷人該怎么辦
2021-02-15拆遷安置房如何分房子
2021-02-212020年公租房拆遷產權置換條例
2020-12-21房子拆遷可以換戶主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