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益事業(yè)九類區(qū)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qū)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qū)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qū)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二、征地補償方案是怎么制定的?
征用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yè)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村予以公告。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用土地方案的實施。征用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在我國關于公益事業(yè)征地補償金額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要知道公益事業(yè)用地一般是劃撥的,政府不收取土地使用稅,因此遵守法律法規(guī)是每一位公民都應該做到的。國家在征地后,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不受到侵害,根據征地的具體情況,應當對其支付一部分賠償款。
公益事業(yè)征地補償的標準應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處理,特別是涉及到不同類型的征地情況處理時,還需要根據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情況和居民收入水平制訂合適的征地補償標準,并接受當地居民的監(jiān)督檢查,避免出現違反相關程序規(guī)定的情況。
征地補償費發(fā)放時間是多久
征地補償中果園補償標準不合理怎么辦?
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直系親屬贍養(yǎng)協議范文
2021-03-22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2021-01-27怎樣變更監(jiān)護人具備的條件
2020-12-19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zhí)行嗎
2021-02-23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應頒發(fā)什么證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