詆毀商業信譽、商品聲譽行為屬不正當競爭行為中的一種。詆毀商譽行為應發生在市場競爭中,是經營者之間為爭奪市場和顧客,排擠競爭對手采取的一種非法行為。如果個人為私事誹謗對方,侵權方應承擔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不屬于反不正當競爭法調整的范圍。不正當競爭中的詆毀商譽行為,其構成要件如下:
第一,行為人是市場經營活動中的經營者,其他人如果受經營者的指使從事詆毀商譽行為的,可構成共同侵權人。新聞單位被利用和被唆使的,僅構成一般的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而非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二,經營者對其他競爭者進行詆毀,其目的是敗壞對方商譽,戰勝競爭對手,因而是以競爭為目的,其主觀上的故意是顯而易見的。競爭行為的存在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調整的商譽誹謗行為成立的前提。
第三,經營者實施了詆毀商譽的行為,如通過廣告、言論、新聞發布會等形式捏造、散布虛偽事實,使用戶、消費者不明真相而對受到詆毀的經營者產生錯誤認識或懷疑心理,從而不愿或不再與之進行交易。如果發布的消息是真實的,則不構成商譽誹謗行為。
第四,有誹謗對象,詆毀行為是針對一個或多個特定競爭對手的。如果捏造、散布的虛偽事實不能與特定的經營者相聯系,商譽主體的權利一般不會受到侵害。但是應注意的是,對比性廣告(各種直接或間接提及競爭者的廣告)通常以同行業所有其他經營者為對象進行貶低宣傳,此時應認定為商業詆毀行為。我國法律沒有關于對比廣告的規定,但是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四條,內容真實的對比廣告在我國是合法的。
第五,捏造、散布的虛偽事實會損害競爭對手的商譽,即降低社會對商譽主體的社會評價。
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不得對商品作片面的宣傳,不得以歧義性語言或者其他引人誤解的方式進行商品宣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三級能賠多少錢
2020-12-25二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3-23如何辦理失業證
2020-12-25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酒后駕車如何處罰
2021-03-02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