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地補償的一戶一宅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征地補償的一戶一宅的法律依據是: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每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面積不得超過當地規定的標準。我國農村承包地已經實現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置”,這個路子也可以借鑒引用到宅基地以及閑置農房。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已提出,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在堅持宅基地所有權屬于農民集體、資格權屬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基礎上,今后將適度放活宅基地的使用權。這樣,就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使閑置的農房能夠更好地利用起來,比如為到農村創業的人員提供創業場所,發展鄉村旅游搞“農家樂”等。近幾年中央已經部署在33個縣市區開展試點,今后將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二、司法解釋
1.“一戶”的解釋:
根據規定,農村戶口家庭成員,屬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可以申請到農村的宅基地。而一戶就是以戶口本為標準。如果戶口本上是一人,那就是一戶,同理,戶口本上有十幾個人的大家庭,那也算是一戶。當然,滿足農村分戶條件,也可以申請單獨立戶,同時可以申請農村的宅基地。因此,一戶的人數并沒有嚴格規定,最少一人,最多不封頂。宅基地的面積也是根據一戶的人數多少來分配的。你人少那么你所得的宅基地面積就小,而人多的話宅基地面積也就大。
2.“一宅”的解釋:
前面說,宅基地面積是按照人口數量來決定的。人少的小戶面積不得高于75平,中戶不超120平,而大戶不超150平。無論是哪一類,在土地確權后都會發放相應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而這一個證就代表一宅。如果你本身就一戶,卻擁有幾塊宅基地,那么是不能確權發證的。沒有證件就沒有法律權益的保護。簡單說,你這就屬于違建了,給一點賠償后就會收回宅基地的。甚至情況嚴重的會直接收回,不予以補償。
一戶一宅的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對宅基地的使用和管理起到規范作用。在征地補償的過程中,如果涉及到住戶的房產拆遷問題時,也是需要按照一戶一宅的政策來進行補償的。另外,涉及到征地補償的其它標準應當由當地的政府部門來進行合法的認定,一般還需要對人民群眾進行公示。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征地補償費發放時間是多久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判決書會怎么下發
2021-01-30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正在抵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0-12-13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什么是機動車保險費率表
2021-01-06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