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政府征收農民土地,應有合法項目,按照法定程序,給予被征收人合理補償,先補償,再征收,任何違反以上基本原則的征收行為都屬于違法征收。被征收人可以拒絕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以申請信息公開,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方式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
二、土地征收應當嚴格按照法律程序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具體程序為:
1、市、縣國土資源局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圍內發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用土地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征地范圍、面積、補償方式、補償標準、安置途徑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者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
2、市、縣國土資源局會同被征地所在地的鄉鎮政府就征地通告的內容征詢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記錄在案,根據村委會或村民提出的意見分別處理并協調解決。
村委會或村民對補償標準、安置途徑、補償方式有異議的,市、縣國土資源局或被征地所在的鄉鎮政府,應告知被征地相對人有權提出聽證申請,并依法組織聽證。
3、市、縣國土資源局會同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實地調查被征土地的四至邊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積,地上附著物種類、數量、規格等,并現場填制調查表一式三份,由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和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共同確認無誤后簽字。
4、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應當就協議主要內容按照村民大會或者村民代表大會議事程序等民主程序作出決議。
村委會作為被征收主體的,簽訂協議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應當向農村村民公示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如果政府征收了公民的土地后,應該按照法定的程序來支付給被征收人一定的征地補償,如果征地行為違反了以上的規定和原則后都是屬于違法征收的行為,被征收人也是可以申請信息公開以及提出行政復議來維護和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向相關部門索要征地賠償款項的。
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
公民與誰簽征地補償協議?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解散注銷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8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留置輔警看護合法嗎
2020-11-22夫妻財產約定效力的相關規定
2021-02-10中止探望權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6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什么
2020-11-28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土地流轉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