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交通通行當中,我們通常是按照正常的交通法規來進行通行了,不管是機動車還是行人,都要遵守交通法規,但是在一些緊急的情況下,比如說出現了車輛或者行人的違章,或者是一些自然因素和不可抗力因素,我們沒有辦法按照交通規則進行行駛。
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我們當然是要把損失降到最低,也就是緊急避險。行為那么如果必須要進行緊急避險的行為而造成其他人員或者事物的損傷的話,這種損失應該由誰來賠償呢,具體賠償多少的?下面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一下什么叫做緊急避險,顧名思義就是在非常緊急的狀況下,為了躲避危險而做出的不得已損傷另一方比較小的利益的行為。
做這件事情的出發點必須是為了使社會公共的利益或者是自己本身的利益,或者是想要保護的其他人的利益,避免受到更大的損害,所以才選擇了傷害另一方較小利益的做法,這種行為不是在所有的情況下都可以成立,必須有特殊的規定和特殊的條件下才可以成立緊急避險的。
我國法律當中規定了緊急避險的情況,比如說危險,必須是正在發生的真實存在的危險。不可以是自己臆想出來的危險也不可以是發生過,或者將來有可能發生的危險,第二就是必須情況緊急,在沒有任何其他辦法可以避免危險的情況下,才能夠使用緊急避險,因為姐姐避嫌,畢竟涉及到第三人的利益,所以我們還是要慎重使用。
那么如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了緊急避險的話,對于別人造成的傷害,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的賠償呢?如果在因為緊急避險的情況下造成了第三人或者是公共事物的損害的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也就是實施侵害的人是要承擔全部的民事責任的。
當然,這種緊急的情況也不一定是有人引起的,也有可能是一些自然災害引起的,例如地震,海嘯,山體滑坡等等,如果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緊急避險的人是不承擔這種自然原因引起的危急情況的民事責任和其他任何民事責任的。在這種情況下不懲罰任何人。
所以在交通事故當中,如果是因為自燃問題的話,則緊急避險的人是不需要承擔任何的責任的,但是如果是由于人的嚴肅,也引起的話,應該把這種特殊的情況引起人作為當事人之一,并且按照他的行為情節輕重和在交通事故當中所占的份額比例來確定它的賠償責任。具體情況可以由交通負責部門的人員決定。
以上就是在交通事故當中,如果因為緊急避險而造成了其他車輛或者是人員的傷亡時,應該賠償的條件以及緊急避險的成立條件。緊急避險的情況比較特殊,所以法律對它的規定也相對比較寬松,當然不是什么情況都可以把自己叫做緊急避險,一定要確定情況極其特殊,已經沒有別的辦法的時候才可以進行其避險。在事后也一定要說明情況,爭取自己的寬大處理。
法律緊急避險的概念是什么
關于緊急避險應符合什么條件
緊急避險和自救互救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預付土地出讓金該進的科目是什么
2020-11-102020年農村拆遷補償標準將會有哪些變化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