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假章盜取公司4500萬如何處罰
該案件發生在河北石家莊市,犯罪嫌疑人利用假冒的公司公章,于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期間,將公司存在銀行的4500萬分多次盜走。
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該名犯罪嫌疑人的行為是職務侵占和偽造公司公章情節特別嚴重的行為,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
【偽造、變造、買賣身份證件罪】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于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二百七十一條?【職務侵占罪】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什么情況下數罪并罰
數罪并罰,是指人民法院對一人犯數罪分別定罪量刑,并根據法定原則與方法,決定應當執行的刑罰。據此,數罪并罰具有以下特征:
1.一人犯數罪。一人犯二個或二個以上的數罪是實行數罪并罰的前提。一人犯一罪以及數人共同犯一罪的,不發生數罪并罰的問題;數人共同犯數罪的,實際上對數人應分別量刑,仍然屬于一人犯數罪,存在數罪并罰問題。
2.數罪發生在法定期間以內。換言之,只有當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犯罪人犯有數罪的,才適用數罪并罰。包括以下具體情況:(1)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2)判決宣告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人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漏罪);(3)判決宣告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被判刑的犯罪人又犯罪的(新罪);(4)被宣告緩刑或假釋的犯罪人在緩刑或假釋考驗期內又犯罪或發現漏罪的。由此可見,數罪并罰與累犯從重處罰有區別,刑罰執行完畢之后又犯罪的,屬于是否構成累犯的問題,而不是數罪并罰的問題。刑罰執行完畢以后發現犯罪人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如果沒有超過追訴時效,應依法定罪量刑,但這既不是數罪并罰問題,也不是累犯問題。
3.對數罪分別定罪量刑后,根據法定原則與方法,決定執行的刑罰,即先對犯罪人所犯數罪分別定罪量刑,后決定合并執行的刑罰。故實行數罪并罰的結局,是對數罪產生一個判決結果,而不是相互獨立的幾個判決結果。對數罪產生一個判決結果,不是采取“估堆”方法將數罪作為一個整體綜合判斷的結果,而是先分別定罪量刑,后根據一定原則與方法決定合并執行的刑罰。具體表現為兩種情況:一是在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要一個一個地定罪量刑,然后根據法定原則與方法,決定合并執行的刑罰;二是在判決宣告后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漏罪或者再犯新罪,或者在緩刑、假釋考驗期內再犯新罪或發現漏罪的,只需要對漏罪或新罪定罪量刑,然后根據法定原則與方法,與前罪刑罰合并決定應執行的刑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該名犯罪嫌疑人的行為是職務侵占和偽造公司公章情節特別嚴重的行為,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事故責任認定書聯網嗎
2021-01-22財政部門應以什么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
2021-01-13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拖欠農民工工資十年以上怎么進行補償
2021-01-15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