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高法政府征地補償不合理將再審說明了什么?
《關于依法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工作實施意見》,提出抓緊甄別糾正一批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申訴案件。對于改革開放以來作出的涉及重大財產處置的產權糾紛以及民營企業和投資人違法犯罪的生效裁判,當事人、案外人提出申訴的,人民法院將及時審查,認真甄別。對經審查確屬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糾正并賠償當事人損失。
《實施意見》提出依法妥善處理與政府行為有關的產權申訴案件。對于政府在土地、房屋等財產征收、征用過程中,沒有按照補償范圍、形式和標準給予被征收征用者公平合理補償的錯誤裁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審查,啟動再審。在再審審查和審理中,要注意運用行政和解協調機制、民事調解方式,妥善解決財產紛爭。
對于因產權申訴案件引發的國家賠償,《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應當認真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依法立案,符合賠償條件的應當依法賠償。堅持法定賠償原則,加大賠償決定執行力度。
二、再審程序如何啟動
審判監督程序,又稱再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檢察院對于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依職權提起并由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重新審判的一種訴訟程序。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有權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是各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上級人民檢察院等。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因此,當事人對審判不服的,可以向上述的機構提出申訴,由這些機構提起再審程序。上述司法機關在接受了當事人及其近親屬的申訴之后,要對其提供的材料包括證據進行審查。如果審查的結果認為申訴的證據確鑿、理由充分,且原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則應當依法提起審判監督程序,否則,上述司法機關應以書面通知的形式駁回申訴。申訴被駁回以后,一般情況下,申訴人應當息訴。
最高法政府征地補償不合理將再審是國家對于錯審的一種補救,和對相關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工作失誤的一種警示,并且會按照補償不合理的情況給予一定數額的補償,可以說是一種大利的革新創舉。按照流程公平審理案件,是政府機關的職責,同時也歡迎大眾的監督。
2020拆遷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征地補償協議書是怎樣寫的?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軍婚起訴離婚的程序
2021-03-18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有哪些
2020-12-27保險理賠原則是什么
2021-03-18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關于印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章程的意見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2-03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