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成為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事故,根據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第一百一十九條說明,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由于過錯或者是意外,而造成的人身和財產方面的損害。這種損害可能是由于當事人主觀原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不可抗力,如山洪,下雪打滑等一系列的原因所造成的。一般來說,交通事故都屬于民法調整的范疇,因此一般是參照民法的侵權責任來進行調整。如有特別惡劣的情節,比如說酒駕,危險駕駛等,相關部門介入之后,會移交到司法部門進行處理,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在交通事故中責任認定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來進行:
首先,是事故當事人是否存在違章的行為。這種違章行為,一旦被認定就可以被作為事故責任認定的依據。比方說常見的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了交通事故,此時機動車需要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但是如果此時有證據表明,非機動車(行人)存在著違章的行為,這種行為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產生,如行人在高速路上行走,造成了交通事故,此時機動車如果沒有違章行為和過錯是不需要進行賠償。這屬于當事人的違章行為。由此,可以發現違章行為會成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重要因素。
其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時候,同時這種交通事故造成了損害事實。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交通事故需要由于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由于過錯或者是意外,造成了人員損害或者是財產的損失,稱為交通事故。可見,人員的損害和財產的損失是判定是否是交通事故的重要依據。當沒有這個損害產生的時候,不成為交通事故。
第三是交通的違章的行為對交通事故的產生有著因果的關系。即是由于當事人的違章行為產生了人員的損害或者財產的損失。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面對了很多違章行為,如闖紅燈,逆行等等,這種違章行為在沒有造成人員損害和財產的損失的情況下,只是違章行為,受到是行政處罰,并沒有涉及損害賠償的相關問題。但是反之,當這種違章行為造成了人員的損害和財產的損失,比方說闖紅燈造成了碰撞,此時就屬于交通事故了。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交通事故的當事人存在了主觀上的過錯,即過失。這種過失主要是心理上的過失,比方說駕駛司機個人盲目的自信,或者是技術水平上存在了重大的問題。此時所造成的事故,在當事人應當預見卻沒有即是預見,本應當避免卻沒有避免的,均屬于交通事故的范圍之內。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當事人已經存在了主觀上的故意,不屬于交通事故。
以上就是關于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構成要件相關知識。
交通事故逃逸的責任劃分
交通事故怎樣才算結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時一方的開房記錄能作為出軌證據嗎
2020-12-15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被保險人放棄向第三人索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29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承包的土地被征收有補償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