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勞動合同造假,應由誰來承擔舉證責任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因此,誰主張勞動合同造假,誰就需要承擔證明合同有假的舉證責任。
案例:
2014年5月10日,文某到a公司從事保潔工作。今年6月19日,在事先無任何通知的情況下,a公司告知文某雙方勞動關系即刻解除。于是,文某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請求裁決公司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以及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和失業保險待遇。庭審中,該公司對支付經濟補償和賠償失業保險待遇認可,但對支付雙倍工資差額辯稱應予駁回,因為公司已與文某簽訂了勞動合同,并當庭出示了一份勞動合同。可文某認為,這份勞動合同是不真實的,“乙方”簽名處并非其本人簽字。公司認為,文某否認勞動合同真實性,應當出示證據證明。關于勞動合同的真偽應該由哪方舉證的問題,雙方爭執不休。那么,到底應該由哪一方承擔舉證責任呢?
解析:
本案的舉證責任分配應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原則。但是勞動者主張雙倍工資顯然無需提供證據,因為其主張雙倍工資的事實依據是勞資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為了免除支付雙倍工資的責任,則需提供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勞動者對勞動合同上的簽名予以否認,用人單位只提供勞動合同不算盡到舉證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條第1款規定:“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主張合同關系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引起合同關系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由此看來,合同糾紛一般由做出肯定性主張的一方負完全舉證責任。
本案中,用人單位應屬于對勞動合同成立做出肯定性主張的一方,勞動者應屬于做出否定性主張的一方。根據該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再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勞動合同中勞動者簽名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否則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具體說用人單位應補充以下證據:一是需在規定時限內對勞動合同中勞動者的簽名申請筆跡鑒定,逾期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二是可提供勞動合同簽訂時在場人員的證言,或錄制的視聽資料,以此作為輔助證據。
最后經司法鑒定,勞動合同中勞動者的簽名非文某所簽。于是,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裁決公司支付文某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調解要多長時間
2021-02-24與外商投資有關規范性文件未公布的是依據嗎
2021-02-10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資產拍賣程序的中止和終止
2020-11-30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河南新鄉律師 告知義務的范圍的一保險合同糾紛的代理詞
2020-11-11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農村集體土地對外承包合同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