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辯解和翻供
司法實踐中,犯罪分子投案自首后,在庭審中往往會將故意犯罪辯解為過失犯罪,或者辯解為主觀上無犯罪意圖。對犯罪分子的這種行為,是繼續認定自首情節,還是認定其是在翻供,這也是司法實踐中經常遇見的問題。翻供是為了逃脫罪責,是犯罪分子在沒有任何法律、事實、證據方面的依據時否定自己的罪行。
犯罪分子如果翻供,就會喪失“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要件,從而不能成立自首。但這里需將正當辯解和翻供區別開來,正當辯解是被告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犯罪情節、定罪量刑的證據等發表看法,而非否定其所實施的客觀行為,與翻供有著本質的區別。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被告人對行為性質的辯解是否影響自首成立問題的批復》明確指出: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告人對行為性質的辯解不影響自首的成立。
向紀委交代能否認定自首
對于在紀檢監察機關采取調查措施后如實交代自己問題的,司法實踐中大多都認定為自首。筆者認為不可一概而論,應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實踐中,不少調查雖然名義上是由紀檢監察機關執行,實際是抽調檢察機關、法院的工作人員組成的聯合專案組負責調查,并且采取調查措施之前,有關機關一般均已掌握了被查處人一定的犯罪事實及證據。紀檢監察機關事先已經掌握有關事實和證據,對被查處人采取調查措施后,被查處人在向其出示有關證據后,才交代犯罪事實的,當然不能認定為自首。
紀檢監察機關事先掌握的有關事實和證據經查不實,被查處人在調查期間主動交代了其他不為所知的犯罪事實,此種情形符合投案自首的條件,應認定為自首。被查處人在調查期間,除了如實交代紀檢監察機關已經掌握的犯罪事實外,還主動交代了與紀檢監察機關掌握的不同種罪的犯罪事實,則應當認定為自首。如系同種罪行的,則不能認定為自首。
通過認罪構成自首的情況就不能翻供只能算辯解,這是法律規定的案件審理的規則。這對于大眾來說可能有點搞不懂但法律就是這樣把所有情況都區分開之后一件一件的分析再統合起來,這樣保證了最大的公正。如果在這方面遇到了問題請及時聯系相關專業律師解決,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遷安置房地下車位可以買賣嗎
2021-01-182020國務院出臺的醫療糾紛處理新規定
2021-01-21法律顧問合同的終止事項有哪些
2021-02-07房子抵押后還能買賣嗎
2021-02-15軍婚起訴離婚的程序
2021-03-18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