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首的犯罪分子如何予以從寬處理,是從輕還是減輕處罰,以及其幅度如何掌握,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我們認為,在對自首犯量刑的時候,應當考慮自首時的不同情況。
(1)自首的動機。在認定自首的時候,雖然不要求自首必須出于悔罪的動機,但是否有悔罪的動機以及悔罪的程度,對于決定對自首從寬處理的幅度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一般情況下,自首都是出于悔罪動機,為改過自新而自首。這種自首的犯罪分子往往是初犯、偶犯以及輕微犯,他們在兇罪之后往往產生沉重的心理負擔,出于悔罪心理而自動投案。在司法機關審查期間,也能夠主動、徹底地供述自己所犯的罪行,這種自首符合從寬條件,就當予以從寬。在衡量從寬幅度的時候,主要看罪行大小和悔罪程度。如果悔罪程度大的,從寬幅度也大;悔罪程度小的,從寬幅度也小。非出于悔罪動機的自首,如果沒有其他嚴重或者惡劣情節的,也應予以從寬處理,但從寬幅度要小一些。總之,自首動機反映了自首犯的人身危險性程度,因而是對自首犯從寬處理的一個重要因素。
(2)自首的時間。自首還存在時間上的區別,有的是在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分子均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前的自首,有的是在犯罪事實已被司法機關發覺后的自首,甚至還有走投無路而投案的。上述自首的時間不同,反映了犯罪分子對本人在犯罪行為認識的遲早和悔悟的程度,因而也反映了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險性程度,在對自首犯從寬處理時應當予以考慮。
(3)自首的方式。自首有各種各樣的方式,我國學者歸納為親首、代首、送首、陪首、余首、首服等。這些自首的方式并不影響自首的成立,但由于自首方式的不同反映了悔罪的程度,因而也會對自首犯的量刑發生一定的影響,例如,送子歸案,即送首,在某些情況下,被送之人并未見得有很深的悔罪心理,是在親人的勸說,甚至強制下不得不到司法機關投案的。對此,在量刑時就不能從寬幅度過大。
(4)自首的形態。我國學者還提出了自首的形態的概念,指出:自首的形態是指犯罪人于犯罪后在自首的發展過程中,由于自首人主觀或客觀方面的種種原因而呈現出來的形態。自首的形態包括:自首的準備、自首的未竟、自首的中斷。自首的準備是指為自首創造條件的行為,即主觀上有自首的念頭,還沒來得及自首就被抓獲。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證據證明犯罪分子確有自首之心,可以認為是自首的一種特殊情形。但是由于這種自首的準備距離自首還較遠,因而即使從寬處罰,其從寬的幅度也較小。自首的未竟是指已開始實施自首行為,但由于客觀原因而未能完成。例如,在去司法機關投案自首的路上被抓獲或被扭送等。在這種情況下,應認定為自首,但與完成的自首相比較,從寬的幅度也應小一些。
共同犯罪的教唆犯自首時,除交代自己的教唆行為外,必須交代被教唆的具體對象,以及所了解的被教唆人產生犯罪意圖后實施犯罪的情況。這樣論述雖然詳盡,但線索略顯復雜。還有的人則完全是按照法定分類法——主犯、從犯、脅從犯和教唆犯來論述共同犯罪的自首的。這種分類法,除教唆犯以外,對其他共同犯罪人都是根據其在共同犯罪中作用來分類。因而也不能照此分析共同犯罪的自首問題。因為共同犯罪的自首,其特殊性在于如何理解如實供述本人的罪行。這里的罪行,在單獨犯罪的情況下是十分容易確定的,但在共同犯罪的情況下,罪行非一人所為,而是共同所為。所以,罪行范圍的確定對于認定自首的條件是否成立就具有了重要意義。罪行的范圍是一個犯罪性質的問題,它與共用犯罪的分工有關,而與共同犯罪的作用無關。因此,下面我們試從分工分類法的角度,對共同犯罪的自首問題加以闡述。
(1)實行犯的自首。實行犯有單獨實行與共同實行之分.單獨實行犯存在于復雜的共同犯罪中,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一個人去實施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而其他共同犯罪人則可能是教唆犯或者是幫助犯.因此,單獨實行犯自首,不僅要供述本人實施的犯罪行為,還要交代教唆犯和幫助犯的犯罪行為。否則這種交待就是不徹底、不如實的,就不能構成自首。共同實行犯,是指共同實行刑法分則規定的構成要件的犯罪行為。在共同實行犯的情況下,由于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了某一犯罪行為,因而其中一個實行犯的自首,在交代本人罪行的時候,必然要將其他實行犯的犯罪行為予以供述。否則,只供述本人的犯罪行為,對共同實施犯罪的其他實行犯的犯罪行為不作供述,甚至大包大攬,包庇他人,不能認定為自首。
(2)組織犯的自首。組織犯是指在犯罪集團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犯罪集團一般成員的犯罪行為都是在組織犯的安排、指派下實施的。因此,組織犯的自首必然要供述在其組織、策劃、指揮下的犯罪集團一般成員的犯罪行為。
(3)教唆犯的自首。教唆犯是唆使他人實施犯罪的人,被教唆人的犯罪意圖正是在教唆犯的唆使下產生的。因此,教唆犯的自首,在供述本人的教唆犯罪行為的時候,不可避免地要一并交待被教唆人在其教唆下所實施的犯罪。
(4)幫助犯的自首。幫助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其特點是本人并不直接實施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而是為他人實行犯罪創造便利條件。幫助犯的自首,在交待本人幫助他人犯罪的事實上的時候,同樣也必然會供述被幫助人的犯罪。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共同犯罪是一個整體,本人犯罪與他人的犯罪密不可分。因此,共同犯罪人,包括實行犯、組織犯、教唆犯和幫助犯的自首。正如我國學者指出:共同犯罪的性質,決定了每一犯罪人的行為是共同犯罪行為整體的一部分。僅交待自己實施的部分行為,不交待其他同案犯,也就難以講清自己的罪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期房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3在哪些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處分抵押房產?
2021-02-22無房產證房屋轉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3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傷殘鑒定費用多少
2020-12-10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交通事故逃逸保險拒賠罰款依據
2021-01-17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強制保險如何立法
2021-03-16國有土地劃撥土地轉讓有哪些條例
2020-12-08土地入股模式是什么
2021-01-25